中國日報9月29日電(記者 程思)9月27日至28日,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支持,中國助殘志愿者協會與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聯合主辦,無障礙環境智庫委員會、全國無障礙管理培訓與咨詢中心、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管理學院(無障礙管理學院)等聯合承辦的全國首期無障礙咨詢管理研修班在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圓滿落下帷幕。
來自無障礙智庫合作單位的高??蒲性核?、建筑設計單位、咨詢認證機構、地方無障礙促進會的代表及中國肢協、浙江省殘聯、江蘇省殘聯、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無障礙管理專業的師生共計150余人參加研修班。中國助殘志愿者協會會長、無障礙智庫總召集人呂世明,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吳彬江出席開班式并致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兒童保護項目官員李侁瑞,市場監管總局認研中心部門副主任孫春艷等專家參加研修并授課。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管理學院院長楊會良主持開班式。
本次研修班,旨在匯聚政產學研用多方智慧,為探索無障礙咨詢管理新路徑,構建無障礙咨詢機制,建立無障礙管理體系,推動無障礙咨詢管理專業人才系統培養,全面提升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的規范化、專業化水平。發揮無障礙智庫智囊團和各地無障礙促進會作用,總結"十四五"推進無障礙高質量發展的成果與經驗,探討"十五五"助力無障礙環境建設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共同富裕的有效方法與路徑。開班式上,中國助殘志愿者協會與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無障礙管理學院共同簽署《心手相牽陽光志愿倡約書》,呂世明會長向楊會良院長頒發"戰略合作融合發展榮譽伙伴"牌匾,雙方表示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與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
吳彬江副校長在致詞中指出,近年來,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頒布實施,無障礙事業在國家戰略和社會治理體系中的地位不斷提升。無障礙不再僅僅是公益理念,更是關系民生改善、社會公平和文明進步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現代化國家、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在國家高度重視和法律制度保障的背景下,無障礙事業已進入全面深化的新階段,對人才、標準和管理等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舉辦"全國首期無障礙咨詢管理研修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價值。一方面,這是落實法律法規的重要舉措,通過系統化的培訓交流,推動無障礙法規制度和標準規范更好地落地實施;另一方面,這也是推動行業發展和隊伍建設的重要實踐,有助于培養一批懂政策、懂標準、懂方法的專業技術骨干力量,提升咨詢管理水平,增強無障礙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動能。
呂世明會長在致辭中強調,今年9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頒布實施兩周年,是國家無障礙環境館對外開放一周年。全國首期無障礙咨詢管理研修班在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無障礙管理學院正式舉辦,可嘉可賀。南京特教師范學院是我國培養特殊教育師資的搖籃,也是教育部批準設立"無障礙管理"本科專業以來,我國唯一設立此專業的高校,令人欣慰成為"第一"首創,希望不是"唯一",期盼更多高校也開設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相關專業,為蓬勃發展的無障礙事業輸送更多高端管理人才。機緣巧合,從1982年南京特師成立,到本次無障礙咨詢管理研修班的舉辦,都得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的長期支持,這是"平等、融合、共享"理念架起的合作橋梁,是共同的使命信念推進的責任擔當。本次研修班是無障礙智庫的一次共識合作,也是無障礙新生代青年才俊和殘障體驗員的一次聚合交流,更是共謀"十五五"無障礙事業新發展的一次智慧碰撞。立大法、出政策、推標準、建展館,成型無障礙公益訴訟、無障礙認證評價,發揮極致作為,隨之無障礙社會信用建設與咨詢管理配套機制的逐步構建,要讓全過程無障礙工程咨詢管理成為無障礙環境建設新業態,促成"無障礙咨詢管理師"成為新職種,為無障礙環境建設高質量發展搭建"四梁八柱",促進《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真正落地落實見諸實效。
開班式后,五位國家無障礙專家做主旨報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監督技術研究中心部門副主任孫春艷《無障礙環境認證制度與實施規則》、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潘海嘯教授《公共環境無障礙設施建設與監管評價》的主旨報告令人耳目一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兒童保護項目官員李侁瑞做題為《殘障融合體驗工作坊:全球殘障兒童青少年發展概況簡介、了解兒童權利與殘障融合》專題報告,帶來別樣感受。上海市市政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國家無障礙環境建設專家委員會顧問祝長康《無障礙環境建設咨詢的常態機制》、建經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志挺《全過程咨詢賦能高質量無障礙環境建設》主旨報告呈現探索路徑。五場報告層層遞進,從標準制定到空間規劃,從國際理念到本土實踐,從機制構建到專業賦能,系統勾勒出無障礙環境建設全鏈條、多元化、廣維度的未來發展圖景。
為期兩天的研修活動,日程滿滿、收獲頗豐。來自高校科研、住建系統、認證機構、標準制定、設計院所、工程咨詢等領域的27位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傾囊相授。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應邀的專家學者有三分之二以上是無障礙領域的資深專家和青年才俊,行業專家積累豐厚,青年學者快速成長,理念前瞻、思路清晰、勇挑大梁,圍繞著政策解讀、咨詢管理、標準制定、認證實踐、案例實操等多維度,對全過程無障礙工程咨詢的方法與路徑、困難與挑戰、破題與攻關等進行可研性技術分析和策略探索。來自北京、上海、蘇州、杭州、福州、深圳、大連、長沙、哈爾濱、武漢等地無障礙領域引領和督導的多位實踐專家,分別分享了各地在無障礙環境建設推進過程中的有益做法和豐富經驗。這是一場思想與交流的盛宴,為所有研修者都帶來了一種新思考,打開了一片新境界,帶來一場場知識與理念、案例與實踐深度融合的"賦能之旅"。
本次研修活動,是一次知識的更新,更是一次方向的校準。研修者們深刻感知到,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必須堅持政治方向、法治引領、標準先行,強化系統規劃、全程監管,注重人文關懷、融合共享。專家們的真知灼見,推進者的親躬力行,學子們的求知思索,構成這次研修班最靚麗的底色,為進一步推進無障礙咨詢管理機制的建立倡導了理論價值,探索了實踐路徑,注入了強大信心。
呂世明會長在總結點評時指出,法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推進全過程無障礙咨詢管理機制,是落實《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重要舉措。在持續加大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力度和城市更新與建設的征程中,要不斷探索和完善無障礙社會環境建設咨詢管理機制。對相關項目在開展委托評估時,要將是否開展無障礙專篇設計作為重要內容之一。明確規劃設計、無障礙咨詢審核、工程竣工、監理檢驗、體驗評價等環節必須符合無障礙法治與標準的相關要求。目前,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高質量發展道路仍然漫長而艱難,社會大眾面臨的無障礙困境仍然是急難愁盼中的首選之項,建設好無障礙環境已經成為最為迫切、最為艱苦、也最為榮光的人道主義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