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寧夏各地以“慶農業豐收 享美好生活”為主題,陸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慶祝活動,將田間地頭轉化為特色鮮明的消費主場,吸引廣大村民與游客共同參與,分享豐收帶來的喜悅與幸福。
“1+5+N”模式全域聯動,展現鄉村新貌
今年寧夏的豐收節慶祝活動采用“1個主會場+5個市級分會場+N個縣鄉特色活動”的“1+5+N”模式,推動節慶活動深入鄉村、貼近農民,全面展現新時代鄉村的風貌與活力。
主會場設于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迎水橋鎮鳴沙村,集中開展了群眾聯歡、特色農產品及非遺文創展銷、河灘流水席品鑒、農耕文化觀摩體驗、鄉村休閑打卡、馬術表演嘉年華、優異種質資源推介等系列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駐足體驗。活動現場,鄉村網紅通過直播向全國網友推介寧夏優質特產;農耕趣味運動會中,掰玉米、運糧接力等比賽充滿鄉土氣息,歡聲不斷;非遺展示區內,剪紙、泥哇嗚演奏等傳統技藝與現代節慶氛圍交相輝映,彰顯了農耕文化的深厚底蘊。
各市分會場活動同樣精彩紛呈:寧夏銀川市閩寧鎮上演“蟹王蟹后”爭霸賽,“新農人推薦官”通過短視頻展示葡萄采摘、枸杞晾曬等農事場景,吸引數萬網友在線圍觀。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的鄉村大集上,平羅土豆、大武口涼皮等農特產品琳瑯滿目,挑糧接力、抱南瓜賽跑等趣味運動讓游客親身感受農耕樂趣。吳忠市重點舉辦第八屆灘羊選美及交易比武大賽,從體型、毛色到體重進行綜合評比,現場評選出“灘羊王”。美食區的手抓羊肉、糖麻丫等特色小吃,讓游客沉浸式體驗“中國灘羊之鄉”的獨特魅力。固原市設置豐收大集,集中展示六盤山黃芪、西吉馬鈴薯等特色農產品,并同步舉辦全國“村BA”農民籃球邀請賽,吸引多省隊伍參賽。據統計,通過系列促消費活動,固原市已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超千噸。
農旅融合拓展場景,激發消費新活力
豐收節期間,寧夏著力推動農旅深度融合,打造“農產展銷+體驗消費”多元場景,有效將豐收成果轉化為消費動能。
在寧夏固原市體育館舉辦的全國“村BA”農民籃球邀請賽,不僅賽場內氣氛熱烈、掌聲不斷,賽場外以麥垛、谷物裝飾的“豐收大集”也成為游客打卡熱點。賽事與美食展銷、特產促銷聯動,既豐富了節慶體驗,也為鄉村文旅注入新活力。
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舉辦“蝦蟹歡騰”慶豐收捕撈節,游客可親眼見證蝦蟹捕撈過程,參觀名優水產品展示,并在現作品鮮區即時品嘗稻田蟹、南美白對蝦等水產。這種從觀摩到品嘗、再到直接購買的閉環體驗,顯著拉動了現場消費,也帶動了周邊民宿、餐飲業的增長。
沉浸式民俗體驗,深化文旅內涵
金秋時節,寧夏各地通過強化參與感與體驗感,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鄉村文旅場景,吸引游客深入田間地頭,感受原汁原味的豐收喜悅。
在農事體驗區,游客們紛紛動手參與割稻穗、摘蔬菜、揚谷等農事活動,親身感受勞作與收獲的樂趣。夜幕降臨時,六盤山下的涇源縣舉辦鄉村村晚,鼓子秧歌等表演傳遞出濃郁的豐收歡慶氣氛。當地還創新融合紅色文化資源,將黨課設在金黃稻田邊,游客在聆聽鄉村振興故事的同時,品嘗“紅軍飯”,在紅色記憶與質樸滋味中深化家國情懷。
打造“寧字號”品牌,續寫鄉村振興篇章
今年,寧夏緊扣“浪寧夏·迎國慶·促消費”主題,通過舉辦200余場次豐收節相關活動,成功將“豐收”具象化為可觀賞的山水、可品嘗的美味、可帶走的記憶,使農旅融合的消費活力遍布全區。
慶豐收、迎國慶系列促消費活動,既是激活內需、暢通經濟循環的重要舉措,也是惠及民生、服務百姓的幸福工程。未來,寧夏將圍繞“寧景百村、寧味千碗、寧選好禮、寧韻百宿、寧遺百坊、寧藝好戲”六大“寧字號”鄉村文旅品牌,持續推進產業邊界打破與業態融合,重點推出“葡萄酒+民宿”“枸杞+研學”“灘羊+美食”等復合型旅游線路,加快構建優質高效、開放融合、特色突出的“浪寧夏”消費供給體系,不斷滿足游客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努力將節慶帶來的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留量”,使“頭回客”成為“回頭客”,以文旅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書寫精彩的“寧夏答卷”。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