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文旅市場迎來客流高峰。各地通過提供豐富多彩的文旅產品,提高景區對游客的吸引力,激發夏日消費新動能。2024-07-17 09:21
高鐵速度、便捷支付、無人駕駛……最近,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在社交網站上分享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一個個立體、真實、充滿煙火氣的中國故事收獲無數點贊。2024-07-16 10:52
近日,CASETiFY在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宣布認養美洲豹“里昂”,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副園長李梅榮授予認養銅牌,推出了相關文創新品。2024-07-13 08:19
6月27日,大眾點評2024年“必吃榜”在北京發布,119座城市及地區的2797家餐廳上榜。借由這份用戶“吃”出來的餐廳榜單,我們不妨跟隨大眾探尋美食的腳步,去看看“味蕾”之變。2024-07-11 10:06
夜幕降臨,景德鎮御窯博物館被燈光點亮。館內有一面“網紅墻”,展示了65件明代“空白期”青花瓷枕的修復件。明與暗在破碎的瓷片間共舞,縫隙間閃爍著歷史的光影。2024-07-09 09:32
射弩、斗雞、打陀螺、非遺展演……廣西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3日舉辦2024年“祝著節”慶祝活動,當地豐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活動吸引大批游客前來參與體驗。2024-07-04 08:30
近日,多所高校陸續發文,明確向社會開放校園。在校園游中,高校博物館受到越來越多游客青睞。這些藏在大學里的博物館有哪些特色?我們邀請五位高校博物館館長推介“鎮館之寶”,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2024-07-03 08:39
6月30日晚,由中共北京市東城區委宣傳部指導,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2024年“故宮以東 ‘藝’種生活”文旅促消費活動在隆福文化中心重磅啟動,本次活動將持續至10月,覆蓋暑期、國慶節等文旅消費旺季。2024-07-02 08:20
商務部6月28日對外公布,內地將提高自香港、澳門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免稅額度。香港、澳門社會對此反響熱烈。2024-07-01 09:51
近年來,山西各地文博機構不斷創新展陳、傳播和社會教育方式,讓更多人近距離感受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然萬物的繽紛多彩。2024-06-25 08:50
目前,全球共有500余條運河,其中6條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些運河基本上都是在工業革命前后開鑿的,唯有中國大運河是農業時代開鑿的,是起源最早、規模最大、長度最長的運河2024-06-23 18:18
驅車駛入河北邢臺沙河市西部山區,群山疊翠下,錯落有致的梯田、古樸清幽的石頭村時隱時現。沙河市歷史悠久,這里有國家級傳統村落38個。2024-06-20 06:17
“剪刀拿穩,沿著線慢慢剪……”課堂上,重慶市璧山區非遺江氏剪紙傳承人江仲隆一邊介紹剪紙藝術的歷史及基本圖案,一邊教學生剪紙技法。2024-06-19 08:22
近日,第十七屆“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遺演出季”在北京恭王府大戲樓舉辦。作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的品牌文化活動之一,此次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與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聯合主辦,著重突出“傳承”這一要義。2024-06-18 08:40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促進文化建設、旅游發展的重要力量。金融機構立足各地資源稟賦,多措并舉助力我國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2024-06-17 09:15
被譽為“夢幻海岸、休閑天堂”的霞浦縣依山面海,海岸線達510公里,有442個大小島礁和十幾個沙灘2024-06-07 08:22
不僅能欣賞展覽,還能體驗互動、與非遺傳承人面對面交流、參加非遺研學……走進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立體多樣的展覽形式讓觀眾充分感受非遺的魅力2024-06-06 06:23
打卡博物館“網紅展覽”,沉浸式觀看劇場演出,穿著漢服去旅游……這個夏天,消費新場景、新模式加速涌現,“夏日經濟”持續升溫,文旅市場迎來“火熱一夏”2024-05-28 09:02
馬尾繡,是一種使用馬尾的鬢毛作為繡線原材料的刺繡技藝,由于歷史悠久,被譽為刺繡“活化石”,于2006年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4-05-27 08:33
隨著旅游市場的不斷發展,為滿足旅客出行需求,推動京津區域航旅市場一體化,天津機場與廈門航空近日聯合推出全新的“暢游京津”航旅融合服務。2024-05-14 08:26
古巴外交部5日在官網發布公告說,古巴政府決定對持普通護照入境、過境古巴且停留不超過90天的中國公民實施免簽政策。2024-05-06 08:42
莆仙戲,原名興化戲,起源于唐代的木偶戲,在宋代形成、成熟,盛行于明清時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被譽為“宋元南戲活化石”。2024-04-28 08:38
橫貫無錫市的古運河干流形成于春秋。河道狹窄處,兩岸居民能隔河交談,因此無錫古運河也被譽為“江南水弄堂“。如今,依托古運河,河畔周圍的文旅產業蓬勃發展,讓更多人踏上這片“運河絕版地”。2024-04-23 16:18
自2015年以來,以修繕陶藝家顧景舟故居為起點,將古南街打造成了當地熱門旅游景點。據宜興市文化出口基地主理人儲誠亮介紹,古南街以紫砂為特色,同時引進咖啡、特色飲食、藝術空間等新業態,吸引了游客前來。2024-04-23 16:14
當日,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大熊貓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開館。展館以大熊貓文化溯源為主題,集中呈現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和自然生態科普保護、大熊貓研究、大熊貓文化打造等成果。2024-04-23 09:46
去博物館研學打卡,穿漢服與文物合影,集齊一套文物印章,買一個“考古盲盒”帶回家……近年來,中國多地不斷掀起“文博熱”,各地博物館以各種形式“破圈”,吸引更多青少年探尋傳統文化。2024-04-18 09:22
福建泉州在持續做好世界遺產保護的同時,積極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賡續歷史文脈,探索非遺活化,助力文旅從“網紅”到“長紅”,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2024-04-15 05:44
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大城小鎮涌動的人潮、把文化“穿”上身的國潮、吃住行游樂購的熱潮,既加速釋放了消費市場的潛力,也為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注入動力。2024-04-08 10:24
20年前,人們說起湖北武漢的建城史,一般會上溯到三國時期的夏口城,這是有文獻記載的武漢最早的城址。然而現在,考古發現讓大家認識到,位于武漢市黃陂區的盤龍城才是武漢“城市之根”。2024-04-02 08:48
針對外國游客來華旅游存在一些“堵點”“難點”,文化和旅游部正會同相關部門進行梳理,出臺促進政策,力求打通堵塞環節、解決難點問題。2024-04-01 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