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通貨膨脹率的不斷飆升,人們越來越多地采取“先買后付”(BNPL)的分期付款方式來購買生活必需品,金融專家擔心這樣做可能會讓美國人負債累累。2022-07-15 11:20
據美國石英新聞網站近日報道,2021年新冠病毒成為美國45歲至54歲人群第一大死因,該年齡段有不少于3萬人因新冠病毒而死。2022-07-14 15:17
美國物價水平長期居高不下,通脹上升侵蝕消費者信心和購買力同時損害企業利潤并導致公司裁員,未來一年多的時間內,失業率可能進一步上升。全球市場對于加息導致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擔憂也日益加劇。2022-07-14 13:57
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新亞型BA.5和BA.4在美國加速傳播,掀起新一波感染高峰。而拜登政府卻再次選擇“入睡”。2022-07-14 09:21
今年是非洲聯盟成立20周年。中國外交部非洲司司長吳鵬指出,中非雙方從來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尤其是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后,中非關系實現跨越式發展,雙方互信不斷提升,合作愈加緊密。2022-07-14 08:43
中國在2013年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倡議的重點就是改善亞洲、非洲和歐洲國家的互聯互通,填補基礎設施建設缺口。2022-07-13 17:19
7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分別向“意大利之源——古羅馬文明展”開幕式致賀信。2022-07-13 17:00
5月以來,我國國內消費保持恢復發展勢頭,穩市場主體、穩預期措施更是不斷發力。守住“煙火氣”的同時,消費市場不斷發展、釋放活力,也給經濟帶來新動能。2022-07-13 16:46
為了促進各國經濟發展,我們需要加強連通、深化經濟合作。然而,缺乏相應的基礎設施阻礙了許多國家的發展,這就是為什么中國一直在通過幫助其他國家建設公路、橋梁、鐵路和港口來促進其經濟發展。2022-07-13 16:33
美國晨間咨詢公司與《政治報》聯合進行的一項新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不管是現任總統拜登還是前總統特朗普,都不應參加2024年總統大選。2022-07-13 15:59
據路透社報道,7月11日公布的一項大型研究數據顯示,一種廣泛使用的測量氧氣水平的醫療設備存在缺陷,導致病情危重的亞洲人、黑人和拉丁裔的補氧量比白人患者少。2022-07-13 13:34
有數據顯示,患有過新冠的美國成年人中有五分之一出現了新冠長期癥狀,這將對美國經濟和醫療系統產生影響。此外,在感染過新冠的兒童和青少年中,有四分之一出現了新冠長期癥狀,這些病例被忽視了。2022-07-13 11:52
報道指出,圍繞美國是否會陷入衰退的爭論反映出人們對現有經濟狀況的普遍擔憂,也凸顯出拜登很難讓大多數美國人相信自己的財務狀況在他的領導下比前任時期有所改善。2022-07-13 11:14
據美聯社9日報道,多位曾在美國政府印第安人寄宿學校上學的部落長老9日在俄克拉何馬州作證,講述了寄宿學校對他們實施毆打、性侵犯、強迫理發和起綽號等一系列身體和精神虐待行為。2022-07-13 10:24
隨著加拿大槍支暴力事件不斷增加,來自美國的武器使得加拿大槍支管制工作復雜化2022-07-13 09:18
7月11日,華南國家植物園在廣州正式揭牌。華南國家植物園致力于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植物保育、科學研究和知識傳播。2022-07-13 07:11
美國一直在濫用和耗盡寶貴的民主。現在,民主正處于自殺的邊緣。2022-07-12 17:13
英國《經濟學人》網站發表文章稱,英國已處于危險狀態,約翰遜應立刻下臺。2022-07-12 14:57
據福克斯新聞網站(Fox News)報道,7月4日大規模槍擊案后,政客們紛紛涌入海蘭帕克市(芝加哥北區)慷慨陳詞。2022-07-11 17:34
美國威斯康星考察家 (Wisconsin Examiner) 網站近日刊文,作者妮可·薩法爾(Nicole Safar)稱,歷史上美國民主建立在政治不平等的基礎上,而今右翼試圖再次鞏固少數白人的權力。2022-07-11 09:41
中非合作論壇的重要意義在于,它為引領中非關系提供了整體性的戰略框架,促進了中國與非洲各國的外交、貿易、安全與投資等多方面的聯系。中國外交部表示,未來三年至更長一段時間,中非合作的主題是“深化中非伙伴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2022-07-09 19:03
近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緬甸蒲甘出席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長會。會后,王毅同緬甸外長溫納貌倫共同會見記者。2022-07-08 17:00
據美國福布斯網站報道,美國蒙茅斯大學投票研究所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88%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正走向錯誤方向,僅有10%的人認為美國走的方向是正確的,這也是該機構開展相關民意調查以來的最低水平。2022-07-08 16:15
當前,我們正處于決定全年經濟走勢的關鍵節點,面對國內疫情反復和外部復雜環境,我們要直面壓力,認真貫徹“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扎實穩住經濟,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不動搖,頂住短期壓力,實現經濟的長期持續穩定增長。2022-07-08 15:23
雖然已經經歷了6個月之久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但2022年下半年,美國人可能會感到更加拮據。有專家表示,美國經濟的動蕩局面會更為嚴峻。2022-07-08 15:18
新冠疫情仍在持續,猴痘疫情又給美國帶來了新的威脅。傳染病專家和公共衛生倡導者們警告稱,拜登政府對猴痘疫情的反應過于遲緩,美國極有可能喪失對這種疾病的控制。2022-07-08 13:12
美國《大西洋》月刊近日刊登了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的評論文章,指出美國在氣候變化、民主危機以黨爭方面讓美國人處于不愿面對真相的“鴕鳥”狀態。2022-07-08 11:57
近期,美國《華盛頓郵報》發布了一篇題為《美國經濟已經降溫,美聯儲為何還要潑冷水?》的文章,作者美國經濟學評論作家彼得·科伊 (Peter Coy)指出美聯儲犯了兩大錯誤,先是忽視了通貨膨脹,之后又過度采取措施抗擊通脹,并稱“負負不一定得正”。2022-07-08 09:47
世界經濟復蘇前景不容樂觀,預計全球增長將大幅放緩,低增長、高通脹局面出現的可能性上升。必須在全球和國家層面采取果斷行動,謹慎調整政策,設計可信的宏觀經濟框架,避免扭曲性政策,以促進增長,化解風險。2022-07-07 17:37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動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引領我國區域發展發生歷史性變化、取得歷史性成就。2022-07-06 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