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外交部提醒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之后,11月16日教育部發出留學預警指出,日本針對中國公民的違法犯罪案件多發,建議中國公民謹慎規劃赴日留學安排。同一天,文旅部也對中國游客發出旅行提醒。相關預警引發廣泛關注,外界有輿論試圖將其解讀為一種 “外交施壓”。但如果理性審視當前中日關系所處的環境以及日本國內正在發生的種種變化,不難得出一個清晰結論,即相關提醒是基于對本國公民人身安全和基本尊嚴的現實考量,是中國政府履行職責的必要之舉。
日本作為中國近鄰,長期以來是中國人旅游、學生留學重要目的地之一。中國不希望兩國人員交流受阻,但交流必須以安全為前提。高市早苗上臺后,通過煽動“中國威脅論”助推強軍擴武路線,嚴重損害中日互信,破壞雙邊關系穩定,這種政治操弄如同毒素一般,已經對兩國人員交流基礎造成了實質性侵蝕。中國政府采取預警措施,正是對這種持續升級風險的必要回應。從國際比較角度看,許多國家都會根據對象國的安全狀況,及時發布不同級別的旅行或留學提醒,這是國際通行做法。
中國公民近期的確應當盡量避免前往日本旅游,同時謹慎規劃長期留日的留學、投資等安排。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是高市上臺可能會令日本對華政治敵意加速轉化為社會層面的歧視與騷擾。今年以來,中國游客在日本頻頻遭遇惡性襲擊,加劇了人們對赴日人身安全的擔憂。如今,當日本領導人公然挑釁,中方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時,一些日本極端民粹人士可能在輿論的誤導下將問題歸咎于中國,不排除個別極端者會把泄憤的矛頭對準中國公民。
第二,日本內部排外情緒冒頭,而高市本人正是“日本人優先”的鼓吹者之一。近年來日本一些極右團體組織的“排外”集會時有發生,社交媒體上對外國人的歧視性言論也不斷升溫。這種情緒在政治層面得到了放大,以高市早苗等為代表的極右勢力借機鼓吹“日本人優先”,將外國人與犯罪率上升、社區秩序混亂等問題掛鉤,進一步激化了社會對立。華人在日的就業、創業與生活或將面臨更多障礙。
第三,高市推行的簽證、旅游等新規,被認為“外國人日子會越來越難過”?!度毡窘洕侣劇反饲皥蟮?,日本政府正考慮上調外國游客簽證費用,目前單次簽證約3000日元,“遠低于美英等國的標準”。有報道認為,高市早苗上臺后,進一步強化對外國人的管理,高科技從業人員、留學生、投資者等都將面臨更嚴格審查。還有在日華人反映,近來銀行開戶難度增加、公司審查更嚴等隱性障礙正在顯現。
第四,赴日旅游、留學成本可能會不斷上升。從2025年起,日本一些重要景點開始推行“雙重定價制度”,也被一些人稱為“外國人高價”政策,未來有可能在全國大面積鋪開,取消國際游客退稅政策也在討論之中。此外,日本國內的持續通脹正不斷推高游客的食宿、交通等成本。在國際旅游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赴日旅游的體驗感、舒適度及性價比未來還有多大競爭力,是要打一個問號的。
歸根結底,這是高市早苗等右翼保守勢力推動下,日本社會消極面被嚴重放大的結果顯現。高市執政以來的種種做法,強化了日本的自我封閉和排外主義,針對中國公民以及外國人的騷擾和歧視也在增多,日本的旅行和長期生活的環境條件也嚴重惡化了。日本顯然已經未必是中國人以及國際旅客的合適目的地。?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15日對中方的旅游警告做出所謂“抗議”,“強烈要求中方做出適當反應”。這顯然是因為中國游客在日消費對該國經濟舉足輕重。如果日方真心希望從中日關系中有所獲益,就必須立即拿出解決問題的誠意和行動,認真反思其在歷史問題和臺灣問題上的錯誤言行,收回惡劣言論,停止挑釁越線,為兩國人員交流重建良好氛圍。
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
審核 | 李劍
編輯 | 徐鉉
校對 | 于澤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