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初冬,正是小麥冬前管理的關鍵時期。近段時間,沈丘縣農業農村部門組織農技專家下沉一線,“點對點”為麥田“把脈開方”,通過“處方化”管理指導,力促晚播弱苗轉壯,確保明年夏糧穩產豐收。
在沈丘縣范營鄉孫莊行政村的農田內,綠意初顯的麥田已連片成行。農技專家正帶著技術小分隊,在田間地頭為種糧大戶孫劉奇的麥苗“把脈問診”。
“這塊地比往年種得稍晚了十來天,現在看這個苗情分節稍顯不足,未來幾天的晴好天氣,抓緊打點磷酸二氫鉀、蕓苔素內酯,促弱轉壯。”沈丘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常金奇說。
農技人員一邊查看苗情,一邊開出針對性“田管處方”。
“之前擔心這個小麥晚播、苗弱等問題,專家們來了之后給我們做了指導,告訴我們怎樣施肥、怎樣用藥可以保證小麥平安過冬,我們心里也有了底。”農戶孫劉奇說。
今年秋收秋種期間,受前期降雨等因素影響,沈丘縣小麥播種期較往年有所延遲。面對這一情況,沈丘縣農業農村部門未雨綢繆,早在10月份就制定了詳細的晚播麥田管理預案。進入11月,隨著全縣102萬畝小麥播種基本結束,工作重心迅速轉向以促弱、防寒為核心的冬季田間管理。
“沈丘縣小麥比去年播種推遲十天以上,冬前管理以促為主,農業農村局派出6個技術指導組、120名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堅持分類指導、一田一策、分類化、精細化管理,確保在冬前達到壯苗標準,為明年豐產豐收奠定堅實基礎。”沈丘縣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趙彬說。
據了解,沈丘縣創新推行“點面結合、細節落地”麥田管理新模式:“面”上,6 個專家指導組分片包鄉覆蓋22個鄉鎮(街道),開展“三情”調查,按播期、土壤、苗情將麥田劃分為三類,制定區域性管理建議;“點”上,120 余名農技員下沉一線,“一對一”服務種糧大戶等主體,現場“診斷”每塊田并開出“田管處方”,明確追肥、化除、冬灌等細節,確保技術落地。(圖/沈琳桂 黃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