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1月13日電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將“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列入“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并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進行專章部署,充分彰顯中國推進綠色轉型的堅定決心和穩健步伐。
法蘭克福金融發展中心董事總經理胡博思(Hubertus V?th)認為,中國是重塑全球綠色實踐的關鍵力量。他強調,中國在這方面為全球樹立了典范,“中國不僅實現了最快的工業化進程,更在綠色轉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這樣的速度令人驚嘆”。
數據顯示,中國已構建起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近十年來風電及光伏發電年新增裝機規模先后突破1億、2億、3億千瓦關口,風光裝機目前占全球總裝機近一半,新增裝機占全球六成,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升至60%左右。
除了加快自身綠色轉型,中國還積極推動綠色貿易發展,為區域合作貢獻智慧和力量。《紐約時報》此前刊文稱,中國在氣候議題上展現出“成熟擔當者”的形象。全球超80%的太陽能電池板、約75%的電動汽車電池以及60%以上的風力渦輪機均產自中國,清潔能源產業已成長為國家經濟的強引擎。
中國走在全球清潔能源技術的前列,在太陽能、電池和電動汽車領域處于領先地位,不僅推動了本國能源結構優化,更將有力促進全球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助力全球綠色發展。
近日,中國商務部印發了關于拓展綠色貿易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中國將探索包括再制造產品在內的新型貿易模式,并支持企業更好地利用現有自由貿易協定下的優惠政策,深化綠色低碳領域的合作。
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館政治參贊穆一樂(Irwansyah Mukhlis)在出席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期間談到:“中國是推進綠色轉型的領軍者之一,而印尼同樣制定了宏大的綠色轉型與綠色經濟發展議程。”他期待兩國在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電池板等領域深化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此外,中國與東盟近期簽署了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議定書中設立了綠色經濟專章,并將綠色貿易列為優先合作的領域。印尼工商會中國委員會主席加里巴爾迪·托希爾表示,議定書涵蓋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等新領域,而數字化轉型與綠色增長是印尼發展議程的核心,該國實現凈零排放目標需要依托清潔能源和綠色出行領域的合作,而這正與中國的發展戰略相契合。
托希爾認為,在數字經濟領域,印尼可與中國在電子商務平臺、人工智能物流和數字支付生態系統等方面加強合作,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并降低交易成本。在綠色經濟領域,印尼希望借鑒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技術、電動汽車供應鏈和綠色金融框架方面的經驗。
中國正以系統性的政策布局、領先的產業實踐與開放的合作姿態,向世界展示出一條規模與質量并行、轉型與增長協同的綠色路徑。其堅定而務實的行動,不僅為本國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也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著愈發重要的“中國方案”。
(編譯:高琳琳 審核:齊磊 馬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