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志愿者每月都來好多趟,陪我聊天、幫我測血壓、送藥,有什么困難隨時能幫我解決,他們細致入微、體貼周到的服務真是太暖心了。”西花園路街道夢園社區夢園東小區的李奶奶的一番話,道出了夢園社區“專業社工+志愿服務”模式帶來的民生溫度。
作為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試點社區,夢園社區堅持黨建引領,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將專業力量與志愿熱情轉化為服務群眾、破解治理難題的實際成效,讓服務更接地氣。不少居民都說:“社區的服務越來越貼心,在這里居住日子過得更有滋味了。”
每周三,夢園社區都會聯合寧夏中西醫結合醫院、夢園社區衛生服務站資源,發揮社工專業優勢,準時開展健康講座、養生操教學等活動,為50名老年人搭建互助交流平臺,讓他們在相互陪伴中抱團養老,安享晚年。與此同時,社區還圍繞兒童成長需求,聯合芳草社工點打造“書香悅成長”閱讀品牌,構建“社工策劃+志愿者參與+高校賦能”服務鏈為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保駕護航。
夢園社區黨委書記劉晶晶說:“我們還組建了‘黨員幫幫團’‘青苗護航’等特色黨員服務隊。通過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模式,推動志愿服務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讓‘老有頤養、幼有善育’的幸福畫卷在社區落地生根。”
在寧夏西夏區,依托志愿服務管理平臺注冊的志愿者已超10萬人,志愿者隊伍達455支。今年以來,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00余場,惠及群眾5400余人。積極探索“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服務模式,成功申報夢園社區、玫瑰園社區為自治區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試點;建立特殊困難群眾動態調整機制,對特殊困難群眾實行“一對一”幫扶,推動服務下沉網格。
日前,在寧夏黨委社會工作部、宣傳部、團委聯合舉辦的第八屆寧夏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中,西夏區朔方路街道同心苑社區“常守金”近鄰守望志愿者服務項目榮獲一等獎,西花園路街道沁園社區老兵調解團“化糾紛、解民優”志愿服務項目榮獲三等獎。
西夏區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和黨員帶頭作用,拓寬志愿服務參與渠道,先后培育“680”愛心聯盟、擁軍媽媽志愿服務隊等志愿服務品牌,將社區作為主陣地主場景,采用“專業社工+志愿服務”模式,推動志愿服務有效融入基層治理。
同時,深入挖掘具有強大影響力、示范引領性、可持續發展性和廣泛傳播力的志愿服務品牌,樹立一批可學可做的志愿服務標桿,吸引更多志愿者積極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共同推動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
西夏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提高社工專業水平、優化社工人才和志愿服務發展環境,西夏區實施社會工作者素質提升工程,有計劃、分層次加強社會工作者在職培訓,切實提高理論水平、實踐能力和服務水平。同時,建立和完善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機制,鼓勵引導社會資金特別是公益慈善力量投向社會工作服務領域。加大對志愿服務組織的支持力度,通過財政資金、項目合作、場地供給等措施,促進志愿服務持續發展。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