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羽絨服迎來銷售旺季。有消費者反映,市場上“300元以下難購真羽絨服”,并感嘆羽絨服一年比一年貴。
根據中國羽絨工業協會對全國主要羽絨產區多家優質羽絨原料企業報價統計分析,以羽絨服國家標準90%絨子含量估算,近兩年普通白鴨絨價格每千克約420元至550元、普通白鵝絨每千克約840元至1200元。這只是普通合格羽絨的價格,如果填充的羽絨品質更高,如高蓬松度的羽絨,價格會更高。
總體來看,今年羽絨制品價格整體仍在高位運行。業內人士認為,價格上漲既有原材料、人力成本和工藝升級等現實因素,也疊加品牌高端化的長期趨勢。但“300元以下買不到真羽絨”,并不完全準確。
2021年實施的新國標明確規定,絨子含量50%以上方可稱“羽絨服”。目前,市場主流產品的絨子含量分70%、85%、90%、95%等多個檔次;填充量越大、絨子比例越高,保暖性越好,成本也隨之增加。因此,購買羽絨服不能單看價格,消費者應當關注洗標上的兩項指標——絨子含量和充絨量。據了解,輕薄羽絨服充絨量約50克至80克,普通羽絨服約100克至200克,厚款或者中長款充絨量在250克以上。若宣稱“90絨200克充絨”卻售價過低,確實存在風險;但輕薄類產品本身羽絨量少,價格低并不代表造假。
業內人士提醒,“300元以下不一定是假,3000元以上也不一定最好。” 消費者選購時應結合自身需求理性判斷,輕薄款穿著舒適就行,沒必要一味追求厚重或高價。對于消費者而言,真正值得關注的不單是價格的高低,更是產品本身的品質與適配度——一件保暖、舒適、合身的衣服,才是冬天最實在的溫度。
資料來源:新華社、大眾新聞
視頻:王文倩
審核:王輝、吳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