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21日長沙訊 今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長沙召開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岳陽專場,會上發布岳陽“十四五”期間成就,主要體現在“六個新”。
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2020年至2024年,岳陽GDP由3997.16億元增加到5127.66億元,連續跨越4000億元和5000億元臺階,年均增長5.8%;人均GDP由7.9萬元提升到10.3萬元,年均增長6.2%,連續多年躋身“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
轉型升級激發新動能。“1+3+X”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乙烯、己內酰胺、攀華等重大項目成功落地,培育形成現代化工、港口物流、現代農業及綠色食品加工、文體旅游、先進裝備制造5大千億級產業。全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992家,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工作獲國務院真抓實干督查激勵,岳陽獲評全國創新驅動示范市。
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構建汛旱并防與耕地置換協同推進機制、降低水電氣和物流成本等改革扎實推進,“三資”運作改革、君山生態漁業改革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形成“三區一港五口岸”開放平臺體系,成功舉辦中非電力與新能源發展合作交流對接活動,1000噸級及以上港口泊位居全省第1位,岳陽連續多年上榜“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生態保護取得新成效。牢記“守護好一江碧水”殷殷囑托,持續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長江岳陽段水質優良率100%,洞庭湖岳陽區域總磷濃度優于國、省考核要求,市城區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岳陽獲評國際濕地城市,獲批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中央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
城鄉面貌呈現新圖景。城鎮化率較2020年末提高2.64個百分點,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192個,建成省級美麗鄉村105個,岳陽獲評中國“十大秀美之城”。通過舉辦各類賽事節會活動,市場熱度攀升,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438.1萬人次、同比增長20.92%,游客總花費50.55億元、同比增長30.76%。
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的28577元增加到2024年的36836元,年均增長6.6%。累計新增城鎮就業32.6萬人,第一所以城命名的本科院校岳陽學院正式開學,市中心醫院即將完成整體搬遷,人民群眾關切的就學難、就醫難、就業難、出行難等“急難愁盼”問題得到較好解決。
展望“十五五”,岳陽將繼續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堅持“1376”總體思路,進一步扛牢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的責任擔當,開創中國式現代化“七個岳陽”新局面。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呂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