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期間,寧夏出行服務以精準創新與全齡友好為核心,通過細節升級激活農文旅消費新動能。
記者了解到,寧夏出行服務創新最顯著的特點是圍繞“人”的需求精準施策,以“適需服務”破解不同群體的出行痛點。
寧夏銀川火車站聚焦“一老一小”需求精準發力:為兒童旅客配備益智玩具與“便攜式兒童充氣床”,緩解旅途焦慮并解放家長雙手;推出“向陽花”重點旅客服務,為老年及特殊群體提供預約候車、綠色通道等全鏈條陪伴,便民箱增設旅行必需品。同步優化交通銜接,完成“驗檢合一”改造減少刷證流程,“地下新通道”實現公交、出租一站式換乘,并維護設備保障運行安全,以“零障礙”體驗為文旅消費鋪路。
寧夏銀川河東機場同樣以“全流程服務”回應多元需求:針對晚到旅客增設加急柜臺與維序引導員,為銀發群體、無人陪伴兒童等開通“一站式愛心綠色通道”,專人陪護值機、安檢、登機全流程,還為視障旅客規劃無障礙路線、為親子家庭優先安排座位;安全保障上,聯合寧夏地方政府清理鳥類食源地、布控驅鳥設備,勸導減少信鴿飼養,飛行區高峰時段啟用驅鳥車與聲波設備引導鳥群避讓,同步維護安檢、電梯等設備確保運行穩定,全方位守護旅客出行安全。
寧夏銀川河東機場依托“雙節同慶·惠聚空港”活動,聯合40余家商鋪推出特產折扣、文創滿贈等優惠,疊加中秋非遺月餅DIY與免費品嘗活動;同步優化通關效率,將節省的排隊時間轉化為消費時間,加之航班加密與運力提升擴大消費群體,雙節期間預計28.7萬人次旅客通過機場商業場景轉化為消費增量,成為農文旅促消費的重要引擎。
從銀川火車站的“兒童充氣床”到銀川河東機場的“愛心綠色通道”,寧夏出行服務以“適需創新”串聯起“服務升級—體驗優化—消費激活”的閉環。這些貼心舉措不僅解決了出行“關鍵小事”,更用全齡友好、安全便捷的服務,讓過境旅客愿意停留、樂于消費——當出行成為“體驗”,便是對農文旅消費最有力的助推。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站長 胡冬梅 攝影 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