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無人機事件在歐洲持續發酵,丹麥、德國稱在各自國家發現無人機,北約表示將升級在波羅的海的任務,以應對無人機“入侵”。
外界注意到,在近期的俄烏沖突中,無人機成為雙方相互攻擊的主力,對無人機的使用改變了常規戰爭。戰事延宕,風險外溢,歐盟的防御體系沒有做好應對無人機戰的準備。
無人機頻現 俄方:無意襲擊
丹麥國防部27日說,26日至27日的一夜,丹麥多個軍事設施附近發現無人機,但國防部以安全原因為由拒絕透露更多信息。當地多家媒體報道,有無人機出現在丹麥最大軍事基地卡魯普空軍基地附近。本月早些時候,丹麥曾出現機場受不明無人機干擾事件。
北約方面27日表示,為應對無人機“入侵”丹麥,將升級其在波羅的海的任務,向該區域部署防空護衛艦等。
另據報道,從25日到26日晚,與丹麥接壤的德國北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也出現無人機。德國內政部長多布林特27日表示,內政部正在制定新的反無人機規則,以便能夠探測、攔截并在必要時擊落無人機。
本月9日,大量無人機進入波蘭領空,波軍方緊急處置并擊落部分無人機。波蘭和北約稱無人機來自俄羅斯,遭俄方否認。近日,丹麥和挪威多座機場也出現不明無人機干擾事件。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7日表示,一些國家明里暗里指控俄羅斯計劃襲擊北約和歐盟國家,俄總統普京一再揭穿這類挑釁行為。俄羅斯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這樣的意圖。
俄外交部歐洲事務司司長馬斯連尼科夫說,歐盟希望利用不明無人機進入歐盟成員國領空一事引發的歇斯底里情緒,給歐盟增加軍事開支找借口。
無人機改變戰爭
無人機具有價格低廉、機動性強等特點,可在戰場上大量投放。
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報道說,在烏克蘭危機中,使用無人機逐漸成為一個突出特征,如今它們在戰場上無處不在。現在俄烏雙方每年生產數百萬架無人機。據估計,目前70%的傷亡是由無人機造成的。創新應用也使無人機成為進攻和防御戰術行動的重要手段。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8月下旬曾表示,烏方已制定無人機生產協議,并向美方提出合作建議。未來五年,雙方將生產或聯合生產價值500億美元的無人機,每年生產1000萬架。
英國《獨立報》網站報道說,俄烏雙方都擴大了無人機的批量生產,包括單向攻擊無人機、偵察無人機、自殺式無人機、用于精確打擊的第一視角無人機等。俄烏對無人機的使用改變了常規戰爭,提升了雙方的防御和進攻能力。
歐洲急補“漏洞”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俄烏沖突延宕,雙方圍繞無人機的戰術攻防日趨激烈,安全風險呈現向西外溢的趨勢。近期無人機安全事件的發生,凸顯“歐洲和北約在防御無人機方面的能力存在漏洞”。
路透社援引立陶宛外交部長凱斯圖蒂斯·布德里斯的話報道:“歐盟的防御體系存在巨大漏洞。我們缺乏能夠探測、追蹤并摧毀無人機的合適裝備。”
歐盟負責防務的高級官員庫比柳斯26日與波蘭、丹麥、保加利亞、立陶宛等歐盟國家防長及烏克蘭、北約代表召開視頻會議,與會方同意在歐盟與烏克蘭、俄羅斯邊界打造“無人機墻”。
按照庫比柳斯的說法,“無人機墻”將具備先進偵察、追蹤和攔截功能,并作為歐盟東翼監測機制的一部分。“無人機墻”的“具體概念和技術路線圖”將稍后敲定,目前首要優先事項是建立探測器網絡。
庫比柳斯此前曾表示,歐盟“希望采取非常密集和有效的準備措施,盡快填補漏洞,這對我們而言確實非常危險”。(記者:何夢舒、李雯、王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