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改編自同名電視劇的原創音樂劇《故鄉,別來無恙》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成功首演,現場掌聲與淚水交織,氣氛熱烈。該劇藝術總監、國家一級導演鄧在軍親臨現場觀看演出。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4年度資助項目,該劇憑借其貼近生活的主題、真誠用心的制作與動人的情感,成為原創音樂劇市場獨樹一幟的暖心之作,充分展現了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對高水平舞臺藝術項目的孵化與支持成果。
亮點一:社會議題直擊人心,情感共鳴全場淚目
劇目精準捕捉了當下“洄游青年”的時代現象,不回避“北上廣”奮斗的艱辛與迷茫,亦不粉飾重返故鄉后面臨的現實落差與情感摩擦。故事圍繞幾位發小重逢后的碰撞展開,關于夢想、親情、愛情與自我價值的探討,句句戳心。劇中“我們離開故鄉是為了更好地回來,還是為了更好地離開?”的叩問,引發了不同年齡層觀眾的強烈共鳴,許多情節令人潸然淚下。
亮點二:治愈金曲迭出,詞曲深入人心
該劇音樂融合了流行、搖滾、民謠及地方音樂元素,打造了多首旋律優美、唱詞走心的“金曲”。其中,表達唱誦人生辛酸歲月的《來自<萬尼亞舅舅>的靈感》、傾訴對父母愧疚之情的《我以為》,展現女性從困境中覺醒解脫的《我的人生》,以及表達對故鄉復雜情感的《勿念勿忘》,旋律朗朗上口,歌詞平實動人,有望成為下一輪音樂劇傳唱熱曲。
亮點三:舞美設計巧思妙構,“故鄉”意象靈動呈現
舞臺設計極具巧思,通過一個可旋轉的圓形舞臺,配合流動的燈光,在寫實與寫意之間自由切換,將“故鄉生活”與“時間流逝”巧妙結合,串聯起生活中一個個瞬間。人們熟悉卻容易忽視那些生活細節,像時間和記憶河流一樣流淌在舞臺上。用舞臺上的聚焦和發散,引人思考,我們多久沒有慢下來,享受和體察自己的生活。
亮點四:全員演技唱功在線,群像刻畫生動鮮活
演員們貢獻了演技與唱功雙雙在線的走心呈現,不僅成功塑造了多個立體而復雜的角色,并且用演唱和表演構建了豐滿又和諧的群像。親人、同學、朋友、愛人,不同人物關系中重逢的尷尬、往日的友情、如今的隔閡與最終的理解,演繹得層次分明,細膩動人。
北京基金精準扶持,助力亮點淬煉成金
音樂劇《故鄉,別來無恙》從改編到首演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的精準扶持與深度賦能。基金的支持確保了創作團隊能心無旁騖地投入創作,有充足的資源去打磨劇本、精心編曲、設計舞美,最終將創意構想淬煉成舞臺上的一個個高光時刻。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發起設立的公益性基金,重點圍繞舞臺藝術創作、文化傳播交流和藝術人才培養三大領域開展資助。基金面向社會接受申報、資助過程受社會監督、資助成果由社會共享,最大限度調動社會參與文化建設積極性,搭建了一個開放平等、公開透明的藝術資助體系,充分發揮全國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領作用。
音樂劇《故鄉,別來無恙》于9月19日-21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連演五場,首演落幕,好評如潮。后續劇目將啟動全國巡演,將這封向心中故鄉寄出的“音樂情書”帶給全國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