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記者從“迎國慶·慶中秋·浪寧夏”系列促消費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寧夏在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將統籌推出6大主題212項特色活動,聯動多部門統籌1.4億元資金以消費券、補貼等形式惠民,并通過五市特色活動與市場秩序保障,打造覆蓋全域、融合商文旅體農的“雙節”消費盛宴。
此次系列活動以“迎國慶·慶中秋·浪寧夏”為主題,圍繞“聚人氣、提活力、促消費、擴內需、穩增長”,統籌推出6大主題212項特色活動。
“浪寧夏·逛美景”將開展紅色文化旅游節、滾鐘口“日出之約”等40場活動,串聯沙漠深度游、賀蘭山文體游、文化遺產游等8類主題文旅體驗,讓游客感受寧夏自然人文魅力;“浪寧夏·品美食”:舉辦美食文化節、特色美食周、廚王爭霸賽等18場美食品鑒活動,打造舌尖上的寧夏;“浪寧夏·享好物”:通過70場活動推動大宗商品與民生消費,涵蓋汽車展、家電展、3C數碼“六進”展銷,同步發放汽車、成品油、超市等消費券。讓惠民舉措全民共享、優質供給全民共樂;“浪寧夏·健體魄”:推出賀蘭山汽摩越野賽、沙漠星空半程馬拉松等14場賽事,創新“賽事+文旅”復合消費新模式,讓新場景激活消費新動能、新業態,提升文旅新能級;“浪寧夏·慶豐收”:以中國農民豐收節為核心,設1個主會場、5個分會場及N場縣域活動,舉辦農民合唱展演、農民藝術周、農產品展銷、農耕趣味賽等活動30場次。推動“城鄉消費互動”;“浪寧夏·潤心田”:組織天籟之夜演唱會、非遺展演等40場文化活動,將文藝服務與消費場景結合,滿足民眾的精神需求。
為保障活動實效,寧夏多部門聯動統籌1.4億元資金,通過消費券、折扣補貼等形式讓利民眾,推動商文旅體農深度融合。
文旅領域安排2650萬元,其中2150萬元支持各市縣打造特色活動、優化消費場景、提升服務品質;500萬元用于發放“暢游寧夏·樂享金秋”文旅消費券,9月28日銀川花博園啟動儀式將現場發券;商務領域推出近120場促消費活動,投入9100萬元配套發放各類消費券,覆蓋汽車、家電、餐飲等領域,專項用于促消費活動;農業農村領域籌措2300萬元發放優質農產品消費券,豐收節期間開展“金秋消費季”“閩寧協作促消費”活動,延伸鄉宿、鄉游等體驗項目,吸引市民下鄉消費;市場監管領域提前開展價格監測與提醒告誡,聚焦餐飲住宿、景區門票等重點領域強化執法,暢通12315投訴渠道,嚴打哄抬價格、虛假折扣等行為,保障市場秩序。
寧夏五市結合地域優勢,推出差異化特色活動,打造“市市有特色、全域皆風景”的消費格局。
銀川市舉辦賀蘭山文化旅游節,涵蓋66項活動。漫葡小鎮沉浸式演藝、天籟之音演唱會輪番上演,砂之船奧萊商文旅項目開業,實施“票根經濟”,聯動景區與餐飲提供惠民服務;石嘴山市依托非遺資源與文化特色推出“工業肌理·民謠韻律”活動,引入演唱會,舉辦黃河流域九省區籃球邀請賽等,并推出了“工業記憶之旅”“生態休閑之旅”“鄉村體驗之旅”等精品旅游線路與美食地圖;吳忠市打造多元消費場景。以第五屆早茶美食文化節為核心,舉辦2025黃河金岸馬拉松賽、足球隊慈善友誼賽、書法美術攝影聯展、《鹽州胡璇》實景演出、紅色經典音樂會、電音節等100項系列活動;固原市舉辦第三屆六盤山紅色文化旅游節、六盤山民謠季等特色活動,推出國慶中秋特惠票等配套舉措。同時開展全國農民籃球邀請賽、彭陽半程馬拉松賽等多元體育賽事,推動“賽事+文旅+消費”深度融合;中衛市以“豐富體驗、激活消費”為核心,推出三大主題活動:一是“月滿中秋·情定大漠”系列活動,二是“金秋盛宴·味蕾中衛”美食活動,三是“雙節同慶·嗨購中衛”。同時,17家A級景區延長開放,72家機關事業單位及252個公共停車場免費開放,提供1.9萬個車位,解決游客出行難題。(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