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基本數據,摸清基本情況,達到有效處置基本問題的“三基本”基層治理創新工作機制,實現問題處置前置化,矛盾糾紛化解在一線,寧夏銀川市賀蘭縣以“精耕細作”的方式點燃基層干部為誰干、干什么、怎樣干的干事創業熱情。
開設助餐點、安裝充電樁、解決路面坑洼等一些列為民服務的暖心舉措,源于賀蘭縣富興街街道在社區建立的動態數據庫,對各居民小區開展全面“體檢”,精準繪制社區“全息畫像”,將居民的各類需求錄入小區檔案,確保特殊群體需求得到及時響應,實現服務供給與群眾需求的精準對接。
賀蘭縣富興街街道花園社區黨委副書記岳娟娟介紹到,社區15個居民小區均已建立“一小區一檔”基本表,通過系統統計基本數據,全面摸清基本情況,高效處置基本問題,實現了小區信息精準掌握,提高了問題的響應與解決效率,推動社區治理更精準、精細。
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區治理效能,賀蘭縣富興街街道結合小區的實際情況,深入摸排,在18個社區、219個住宅小區建立“一小區一檔”,創新構建“三基本”基層治理創新機制,詳細記錄小區的基本數據、基本情況以及基本問題,探索出一條以數據賦能、網格服務為支撐的嵌入式社區治理新形態,為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提供了實踐樣本。
截至目前,賀蘭縣通過“三基本”基層治理創新機制累計解決電動車充電難、地下車庫漏雨和居民小區健身器材安裝等突出民生需求和問題23件,正在推進10件。賀蘭縣富興街街道辦事處主任禹芳表示,建立“一小區一檔”后,網格服務去行政化,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服務群眾的模式,由“來訪式”變為“下訪式”“主動式”服務,今后將繼續深化數據賦能,完善網格治理,努力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