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十周年。建立在相互尊重、務實合作、互利共贏基礎上的中德關系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德關系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中不斷向前發展。兩國高層交往頻繁,為雙邊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兩國在全球經濟治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等問題上務實合作,為動蕩的世界提供穩定性和確定性。
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合作取得了累累碩果。去年,德國對華直接投資增長4.3%,達119億歐元(約合12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戴姆勒、大眾、巴斯夫等德國大公司繼續擴大在華業務。2023年,中德貿易額高達2531億歐元,中國連續第八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將繼續為德國企業帶來長遠機遇。目前,中德兩國正在尋求成為綠色發展伙伴,推動綠色轉型,深化綠色能源技術合作,為中德經貿合作增添新的活力。
歷史表明,中德關系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主要是雙方共同努力,求同存異,克服地緣政治的束縛。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總理朔爾茨日前表示,德方愿同中方籌備好今年的高層往來,推動取得更多實質成果。德國經濟深度融入全球化,發展受益于自由貿易,德方反對保護主義,反對脫鉤斷鏈,樂見中國發展振興,愿為其他國家在德企業提供優質營商環境。當前國際局勢面臨艱難時刻,德方愿同中方一道,為維護和平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在華盛頓竭力推行旨在將中國排除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之外的“去風險”戰略的背景下,德國在處理對華關系中堅持戰略自主,對于中德關系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也是加強兩國合作、制衡美國自私自利和咄咄逼人的經貿措施的關鍵所在。當前國際局勢亂象頻仍,熱點問題此起彼伏,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作為兩個有影響力的大國和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德增進互信,加強協作,將為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本文譯自《中國日報》2月20日社論
原文標題:Germany's insistence on autonomy ensures its relations with China continue to flourish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