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王蘭花熱心小組黨支部書記、慈善協會會長王蘭花接受記者采訪。 劉楠 攝
中新網銀川3月11日電 題:“愛管閑事”的王蘭花:身后跟著一群“傻”大媽
中新網記者 李佩珊
王蘭花是寧夏吳忠市“王蘭花熱心小組”創辦人。在人們眼中,她是古稀老人,也是“愛管閑事”的“王大媽”。最近,“愛管閑事”的王蘭花又火了,她是唯一一個被中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的寧夏人。至此,她已經榮獲各類國家級獎項13項,5次赴京受到隆重表彰。

王蘭花(右一)帶領“熱心小組”將籌集的善款捐贈給有需要的人(資料圖)。利通區委宣傳部供圖
退休前,王蘭花在利通區裕西社區居委會工作了近20年,操心了近20年居民家長里短的瑣事。2004年退休后,本可享受退休生活的她卻無比失落。“感覺精神沒了寄托,心里空落落的。”王蘭花說,社區3000多戶居民都是沒有血緣的親戚,“還有很多沒解決的問題讓我放不下心。”
讓她沒想到的是,大伙在居委會找不到她,登門拜訪的人更多了。兩口子鬧矛盾、下水道不通、暖氣不熱……王蘭花又開始當起了“愛管閑事”的“王大媽”。

“熱心小組”在街頭進行志愿服務(資料圖)。利通區委宣傳部供圖
眼看著大家的需求不斷增多,退休第二年,王蘭花聯系7名離退休干部和愛心人士,成立了吳忠市首個社區志愿者服務小組——王蘭花熱心小組。沒有辦公場所,她就主動打掃出來自己僅有70余平方米的家。前來尋求幫助的人太多,屋里經常站不下。
其實,王蘭花剛退休那幾年并沒有退休金,僅有的收入便是微薄的低保金,有時甚至需要親戚的糧食接濟。“很多孤寡老人沒人照顧,也有很多年輕人上班忙,孩子放學了來我這先寫作業,只要大家能記起我,我便覺得一切都值得。”王蘭花絲毫不在意自己生活的困難。
一次走訪中,王蘭花得知社區居民張金霞下崗了,留下80多歲的老母親和10多歲的孩子出去謀生,她一邊發動志愿者上門義務照顧這一老一小,一邊為老人爭取公益資金、申請城市低保。張金霞返鄉聽說了熱心小組的義舉,義務承擔起了照顧社區孤寡老人安明香和連月新的擔子。
和張金霞一樣被王蘭花感動主動加入志愿隊伍的人還有很多。從最初的“愛管閑事”,到居民心中的“熱心腸”“貼心人”“活雷鋒”,王蘭花把志愿服務當成一種文化、一種精神。

王蘭花(左一)帶領“熱心小組”字街頭進行志愿服務活動(資料圖)。利通區委宣傳部供圖
截至目前,“熱心小組”共幫扶近萬人次,募集愛心慈善資金近98萬元,參加各類公益活動9000多次,為居民解決生活中各類大小事情7000多件。從70平方米的小屋到如今占地1400多平方米的金花園社區蘭花志愿服務中心,吳忠市利通區以“蘭花芬芳志愿服務”為統一活動名稱,成立了多級志愿服務隊,注冊志愿者達9.8萬人,近九成是婦女。
“吳忠有個王蘭花,身后跟著一群‘傻’大媽。”這句人人耳熟能詳的順口溜,從最初的玩笑話,變成一種城市精神。小善漸而大德生,正如王蘭花的網名“蘭花開遍寧夏川”一樣,“蘭花芬芳”已走出寧夏,成為全國知名的志愿服務品牌。
“身邊的志愿者越來越多,群眾的困難就可能越來越少。我會帶領熱心小組,把志愿者活動做大做強。”如今,看到許多“90后”“00后”加入志愿服務隊,王蘭花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完)
(李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