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屏蔽門“專科醫生”楊陽 負責巡視8站共計262扇門體
一道門檢查28處 細心護乘客安全

楊陽正在檢修屏蔽門 供圖/京港地鐵
地鐵屏蔽門是乘客出行的安全保障之一。在北京各大地鐵站里,有一群人專門負責“保護”屏蔽門,楊陽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京港地鐵高級車站屏蔽門維修督導,從業21年的楊陽堪稱地鐵屏蔽門的“專科醫生”,任何異動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和耳朵。今年春節期間,楊陽和同事們依然在地鐵里值守,保證設備正常運轉,守護乘客的安全出行。
“車門即將關閉,請您抓緊時間上下車……”在京港地鐵16號線蘇州橋站,伴隨著“嘀嘀嘀”的提示音,地鐵屏蔽門開始關閉。此時,站臺上有位“乘客”并沒有上車,而是專注地盯著屏蔽門,側耳傾聽著,他就是京港地鐵16號線高級車站維修督導楊陽。
作為從業21年的“老專家”,屏蔽門有任何異動都逃不過楊陽的眼睛和耳朵:只要聽到門開關時的異響,他就能判斷出哪里出了問題;僅憑同事描述的狀況,他便能準確判斷出屏蔽門的故障位置并迅速進行處理。也正因為如此,楊陽被同事們稱為屏蔽門“專科醫生”。
80道滑動屏蔽門、16道應急門、66道固定門、4道端門……楊陽與同事們負責16號線中段8個地鐵站,每日巡視已經開通的萬泉河橋站、蘇州橋站、萬壽寺站、國家圖書館站、甘家口站,定期巡視暫緩開通的玉淵潭東門站、蘇州街站、二里溝站。他們共計需要對262扇門體進行檢修,一道門的詳細檢修需要檢查28處,精準度要達到毫米。此外,還要負責對門機(車站)內設備及屏蔽門等相關設備進行檢修。
楊陽的工作需要白夜交替倒班。白天他會帶領幾名技術員,每人攜帶15斤的工具包,在各地鐵站進行日常巡視,檢查屏蔽門的狀態。“開關門動作是否順暢,有無抖動、緩慢的情況,有無異響等,這些都要認真檢查。”楊陽說,如果哪個地鐵站內有屏蔽門突發故障,工作人員也會聯系他們及時檢修。
到了夜間,楊陽和同事們則要根據檢修計劃,對屏蔽門及車站相關設備進行例行檢修。每天午夜12點到凌晨4點是維護時間,斷電后下到昏暗的軌行區,彎著身子檢修屏蔽門與站臺板的固定件,對楊陽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2020年,楊陽參與到16號線中段的開通籌備工作當中。按照規定,屏蔽門部分門縫測量需要精準到不大于5毫米的距離,為不影響操作的精準度,操作時不能戴太厚的手套。在冬天夜間零下六七攝氏度的工作環境中,楊陽和同事們的手經常會凍得發紅發疼,但他們都堅持了下來。
2020年12月31日,16號線中段如期開通。剛下夜班的楊陽坐4號線頭班車趕往萬壽寺站,在國圖站換乘到16號線之后,每一站都有乘客下車拍照,每一節車廂都有乘客在興奮、熱烈地談論著16線中段的開通。這些讓楊陽這個堅強的男子漢眼眶里充滿了淚水:“半年多來日以繼夜的忙碌和辛苦,此刻心里就只有一句話:一切都值了。”
多年“診斷”地鐵屏蔽門的工作,讓楊陽養成了分析屏蔽門聲響的“興趣”。他還會把日常工作中積累的工作經驗和竅門,毫不吝嗇地分享給同事,“我很熱愛現在的工作,每次處理好問題都能給我很大的成就感。在這里我能夠不斷充實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當我看到千千萬萬的乘客每一次安全、順利地乘降,每個人都可以平安及時回家團圓時,我作為京港人感到十分驕傲。”楊陽說。
文/本報記者 劉洋
(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