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脫貧攻堅需要通過教育扶貧,從根源上斬斷窮根。每年9月是學生入學季,學生就讀學校和學籍關系變動大,是學生失學輟學的易發期、高發期。為了防止學生輟學,連日來,通過開展“控輟保學”宣傳活動,一場全民齊參與,大家共推進的“控輟保學”攻堅戰已經打響。
學校:組織多樣化勸學活動
古有荀子《勸學》篇,今有勸學隊伍。“貧困生,全入學,阻斷貧困見光明。‘控保戰’必打贏,提高質量促均衡”。近日,在四川越西縣有這樣一個“控輟保學”宣傳隊,隊員由62名越西縣補償教育學校的彝族學員們組成,他們精心排練的快板、詩歌朗誦、合唱、舞蹈等8個節目都跟“控輟保學”相關,目前已深入普雄、乃托等鄉鎮演出。
越西縣教體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控輟保學文藝巡演已經走進各個鄉鎮,通過學生們的精心的表演,家長們加深了上學讀書“一個也不能少”的認識。
無獨有偶,為了防止學生輟學,湖南省沅陵縣沅陵鎮提前部署,沅陵鎮及社區居委會及城區內部分學校老師對全鎮非建檔立卡貧困戶疑似輟學學生進行走訪勸學。
“14歲的輟學生小符,與父母一家三口住在縣城武陵橋下,父母在城里做些小生意,因沒時間管孩子,導致孩子厭學。”沅陵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我們教師專程上門勸學,從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角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于讓該生愿意重返校園。
據悉,經過2個多月的工作,在開學時,沅陵鎮失學學生已經全部回到了學校。像這樣的活動各地還有很多,在山東,多地中小學開展暑假家訪活動9000多名失學輟學兒童被勸返復學;湖南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三幫一”勸返復學行動;廣西-東盟經開區大力宣傳《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增強家長的法律意識。
政策:落實補償教育促上學
除了開展“控輟保學”宣傳活動外,為了讓已經輟學的孩子重回學校、重拾書本,通過“補償教育”的方式,勸導輟學生復學,這給更多“大孩子”提供了再上學的機會。
日前,貴州從江縣谷坪鄉大力開辦失學輟學學生學業補償班,扛起脫貧攻堅責任擔當。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學業補償”是創新“控輟保學”勸返復學模式的重要措施,主要開設了生活基本技能、文字基礎知識、數學應用能力等課程,以幫助超齡輟學學生利用短期集中學習培訓達到相應學業水平,掌握一門技能技術,有利于勸返輟學學生復學銷號,對完成“控輟保學”工作目標任務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今年已有16歲的滾農甩就是補償班里的一員,本應初中畢業的她如今卻只有小學五年級的文化程度。“當時輟學就是想為家里減輕負擔,所以放棄了讀書,外出打工,回來后聽說村里辦起了這個補償班,課程很豐富實用,每堂課感覺對自己都很有幫助。”滾農甩說。
“補償班里的大部分學生因各種原因未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所以我們安排實用的課程內容,希望這些同學能借此機會,學有所獲,能在每位同學身上產生效益,回報社會。”谷坪鄉黨委第一書記龍杰介紹道,目前全鄉控輟保學任務仍然艱巨,下一步將通過入學勸返再動員、送教上門再走訪、重點問題再細抓等多方式攻堅克難,精銳出戰。
讓每個孩子都接受義務教育,事關千家萬戶,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控輟保學”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教育硬仗,未來還需多管齊下、多力齊發打好控輟保學戰,確保每個學生完成義務階段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張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