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值此復旦大學建校120周年、上海醫學院創建98周年的節點,“新質驅動·融合創新——科技自主創新和人才自主培養主題研討會暨第十屆上醫文化論壇”舉辦。論壇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復旦大學校友總會、上海醫科大學校友會聯合主辦,學校和醫學院領導,深圳市有關領導,上海醫學院老領導,附屬醫院和院所平臺負責人,各地校友代表,海內外醫療衛生領域專家同仁和相關生物醫藥企業代表500余人齊聚南海之濱,共探醫學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新路徑。
復旦大學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在致辭中指出,回首近百年的辦學歷程,“人才自主培養”始終是復旦上醫執著堅守的初心,“科技自主創新”始終是復旦上醫矢志不渝的追求。他表示,上醫要以新質驅動引領發展,聚焦發展重大疾病精準診治、未來健康與醫學前沿、公共衛生治理與全球健康、新藥創制、智能醫學等領域,布局未來學科、建設急需專業、培育交叉方向;要以融合創新賦能改革,構建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體系,培養“干細胞式”醫學人才,加強“校—地—企—醫”協同,全面推進醫教研產融合。
論壇上,復旦大學虹橋醫學創新園區總體規劃及建筑概念方案啟動全球公開征集。園區將對標世界頂級醫學中心,聯動周邊醫療和產業資源,合力打造醫學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醫學前沿科技創新策源、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集聚、國際醫療高水平服務開放等四大核心功能,為上海建設全球生物醫藥研發經濟新地標提供核心引擎,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構建戰略科技力量。
七位來自醫學、科技、產業與管理領域的頂尖專家圍繞“自主創新·自主培養”主題帶來精彩主旨報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樊嘉分享了中山醫院科技創新的探索路徑與生態構建成果。中山醫院堅持開放聚勢,深化“醫政產學研”協同,與政府共建成果轉化孵化基地,聯動高校推進跨學科攻關,與多家頭部企業共建卓越創新中心,憑借完善的創新生態,醫院產出多項重大成果,在肝癌防治等領域取得突破。未來,醫院將錨定國家戰略,聚焦原始創新與新興產業,助力醫療衛生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
兩場分論壇聚焦醫院管理革新、醫學科研轉化與產業協同,搭建跨區域、跨領域高端交流平臺同步舉行。
(中國日報上海分社 記者 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