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出發,只需一小時便從喧囂都市的晨光里步入溧陽的山水間。在天目湖畔手捧一杯熱茶,看湖中泛起的粼粼波光;午后在“1號公路”馳騁,任悠閑時光隨車輪緩緩流動;傍晚漫步在鄉間小道,聽當地人講述流傳千年的故事……滬蘇湖高鐵通車近一年來,四面八方的游客來到溧陽,親身體驗這里的動人魅力。
不用轉瞬即逝的熱點自我定義,而是以“一小時直達長三角核心”的便捷為牽引,用山水、文化、生活織就可觸可感的場景。在這里,詩意不是遠方的符號,而是竹林間的溫泉霧氣,綠道旁的自然芬芳。如今,溧陽這座位于長三角腹地的城市,正以文旅融合的強勁動力,書寫著城市發展的新篇章。
順勢而為,擘畫新藍圖
凈澈秀美的天目湖,峰巒疊嶂的瓦屋山,猗猗凝萃的南山竹海……溧陽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憑借“三山一水六分田”的地理條件,被譽為長三角地區的“最美凈土”, 吸引著各地慕名而來的探訪者。2024年,溧陽接待游客3002.75萬人次,同比增長10.8%。
亮眼成績的背后,是溧陽市緊跟時代脈搏、把握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一系列有力舉措。
2021年1月,國務院發布《“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積極推進旅游業進一步融入國家戰略體系,鞏固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地位,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2023年2月,江蘇省文旅廳聯合江蘇省財政廳共同印發《關于促進全省文旅市場加快全面復蘇的具體政策舉措》,從財稅金融、產品供給、文旅消費等方面提出15條具體舉措。今年9月,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持續推動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明確實施六大行動、22項重點任務,再次為整個產業注入澎湃動能。
一系列重磅文件的出臺,從多維度、多層面為溧陽的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指引。而滬蘇湖高鐵的穩定運營,則像一條紐帶,將“橫貫兩省一市”的區位優勢與政策支持緊密連接,讓溧陽既能承接更多消費需求,也為文旅升級打開了新空間。
溧陽牢牢把握時代機遇,從頂層設計入手,深化文旅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規范市場經營秩序、提升服務效能、筑牢安全防線,多舉措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取得豐碩成果。
在年中發布的《全國縣域旅游發展研究報告2024》中,江蘇省溧陽市連續4年排名攀升,在千余縣級市中位列第九,穩居全國旅游強縣前列。
文旅共鳴,與時代同行
正值初冬,在萬畝竹林的懷抱中浸入汩汩溫泉;當萬物復蘇,在曹山的花海自由徜徉;炎炎夏日,到天目湖畔邂逅湖光山色;秋意漸濃,沿著大溪水庫領略無與倫比的斑斕色彩……
四季流轉,溧陽處處皆景,自然之美與人文之蘊交織,繪就一幅詩意盎然的絕美畫卷。前不久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播出的《走遍中國》欄目,以《一路好風光——多彩溧陽》為主題,以溧陽“1號公路”為線索,向世界各地的觀眾介紹溧陽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文化底蘊。
這條綿延365千米的公路,串聯起98個行政村、312個自然村和220多個鄉村旅游景點,并連通周邊7個縣市,建成“大環小環、內連外引”的路網體系,激活了全域鄉村振興的發展新動能。
溧陽大力優化基礎設施建設,以“1號公路”串聯主要景區,如同一條溫潤靈動的珍珠項鏈,將各個值得探索的目的地串聯起來,帶動全域旅游蓬勃發展。駕車行駛在這條公路上,沿途的風景徐徐展開,青山綠水、田園村落,讓人得以細細品味山水無界的意境。
依托“1號公路”,游客不止可以便捷地游覽溧陽的各大景點,還可以深度體驗沿路富有特色的民宿、餐飲或農家樂活動。據統計,“1號公路”日均吸引客流達3.6萬人次,約10萬當地村民借此創業就業,區域間協調聯動更加緊密,相關產業的一體化發展日益興盛。
在溧陽“1號公路”全域旅游發展軸上,天目湖鎮桂林村憑借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成為了“全國生態文化村”“國家級生態村”。 外交部副部長華春瑩曾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一則視頻,向世界介紹桂林村的傳統點茶技藝和鄉村生活新圖景。這份成績優異的答卷不止獲得了全國各地的關注,也通過數字化平臺跨越國界,讓山水詩意有了更廣闊的回響。
不只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溧陽自秦時建縣制,有著2200余年的歷史底蘊和文化源流,李白、朱熹、湯顯祖等名人都曾在這里留下足跡。
如何將自然資源與文化歷史巧妙融合,是溧陽一直在探索的發展方向。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溧陽古縣遺址,是首次完整揭露的六朝時期縣城遺址,也是理解地方城市布局、基層社會生活狀況和社會性質的寶貴資料。今年7月,溧陽古縣遺址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溧陽持續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動考古發掘工作,創新傳承非遺資源,為旅游業賦予更深厚的內涵。溧陽市博物館也被打造成為市民與游客了解文化傳承、觸摸歷史印記的熱門打卡地。豐富的展品、獨具特色的青少年課程、多元主題的聯合研學,將歷史與現代緊緊聯系在一起,凝聚成高質量的文化供給服務,給參觀者帶來源源不斷的驚喜。2024年暑假,到訪溧陽市博物館的游客接近20萬人次,在這里聆聽溧陽的故事,與歷史開展一場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成果共享,提升生活品質
11月16日,2025天目湖馬拉松將正式起跑,上萬名參加不同組別的選手,在溧陽的山水間釋放活力與熱情。
以天目湖馬拉松為代表,一批批群眾性體育活動在溧陽亮相:新年第一天,“中國體育彩 票”2025年全國新年登高健身大會溧陽分會場火熱開啟,吸引了眾多戶外運動愛好者登高迎新;2025年中國射箭協會大眾運動水平等級達級賽暨中國?溧陽曹山射箭精英賽、“不止騎”2025環溧陽“一號公路”自行車認證賽等活動輪番開啟,將體育與全域旅游深度融合,在塑造賽事品牌、旅游品牌的同時,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熱潮。
溧陽將文旅產業的蓬勃發展作為提升群眾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溧陽在市域內建設體育公園、健身步道,對圖書館進行改造升級,同時大力推出“文化三送”活動、藝術普及課堂等豐富多彩的項目,開拓休閑文化空間,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服務,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創新驅動,激活不竭動能
數字技術的應用與迭代,也為溧陽文旅產業發展開拓了全新思路。溧陽推出的智慧旅游平臺“有時溧陽”,整合線上線下農文旅產品消費場景,覆蓋8大品類超300家的景點景區商戶,入選2024年江蘇省數字消費創新場景名單。這一平臺讓游客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取溧陽的文旅信息,一鍵預約各種旅游產品和服務,大大提升了游客的旅游體驗。
厚植科技創新的沃土,讓探索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芽,成就枝繁葉茂的累累碩果。去年年底,“天目湖杯”全國青少年信息機器人科技素養實踐活動揭幕,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少年科技愛好者相聚溧陽,圍繞“數字教育、科創未來”的主題,盡情在科技的舞臺上編織夢想、釋放潛能。
創新與積淀碰撞出的靈感火花,已滲透進這座城市的血脈,讓溧陽迸發屬于新時代的蓬勃活力。
在鄉村,“村BA”、青春歌會、煙花秀接連上演;特色美食、文創展示、網紅攤位讓市集熱度不斷飆升,吸引眾多年輕人前來打卡……
在不斷豐富文旅業態的同時,溧陽積極探索創新舉措,在主要客源地舉辦推介活動,邀請網絡達人打卡,推出精品路線,影響力覆蓋全網。通過與新媒體平臺合作,溧陽連續推出不同主題的文旅體驗花樣玩法,帶動相關產品及服務交易額顯著提升。在不久前結束的“歐耶溧陽,溫心泉意”直播活動中,溧陽文旅聯合40余家文旅企業,通過抖音平臺每天進行10小時不間斷直播,累計達成交易總額近200萬元,總曝光量超1600萬,在線觀看人數超過20萬。
“五一”期間,馬蜂窩數據顯示“小眾目的地”搜索量環比暴漲 200%。坐落于長三角腹地,溧陽以“1 號公路串聯山水”“古縣遺址+非遺點茶”的有機融合,成為眾多游客避開人潮的“詩意之選”。而“一小時直達上海”的便捷性與長三角地區“最美凈土”的生態屬性,讓這里穩居小眾文旅目的地熱門榜單。
當天目湖馬拉松宣傳片登上紐約時代廣場大屏,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激蕩著來自大洋彼岸的熱血與能量。溧陽不僅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也正在向世界展現獨特的魅力。
連接歷史與未來,在山水與文化間找到共鳴,溧陽成功打造了文旅融合發展的城市IP。不止步于已有的成就,溧陽以文旅融合的澎湃動能揚帆起航,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添彩,讓千年古城煥新顏。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