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策兌現‘不用跑’,到訴求響應‘馬上辦’,現在在淮濱辦企業,踏實又省心!” 剛拿到30萬元稅收減免的淮濱縣某紡織廠老板李建剛,言語間滿是感慨。
近年來,信陽市淮濱縣始終將促進“兩個健康”作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強化思想引領、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工作機制,全面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民營經濟發展新路徑。
鑄魂立根:擰緊思想 “總開關”
“去蘭考研學那天,看著焦裕祿同志種下的泡桐樹,我真切感受到‘實干興邦’的力量。作為本土企業家,更要扛起社會責任!” 參加完紅色教育研學的淮濱縣某食品公司董事長王莉,在交流座談會上分享著心得。?
淮濱縣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民營經濟發展首位,創新推出 “情景式 + 體驗式 + 互動式” 三位一體教育模式,讓理想信念教育不再 “空洞說教”。今年以來,已開展專題教育培訓 11 期覆蓋 450 人次,組織 70 余名企業家赴蘭考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研學、舉辦愛國主義觀影等特色活動 7 場。
該縣還建立 “1+3” 幫扶責任工作體系,將 “兩個健康” 與 “一聯三幫”、優化營商環境深度融合,通過季度 “親清政商” 懇談會,形成 “問題收集 — 交辦 — 反饋 — 評價” 的完整閉環。?
破障疏堵:打造營商 “強磁場”?
為讓政策紅利直達快享,淮濱縣聚焦稅收優惠、融資支持等核心領域,組織 3 場惠企政策宣講培訓會,覆蓋 150 余家企業,用 “接地氣” 的解讀讓企業 “懂政策、會申報、得實惠”。
不僅如此,該縣還組建由律師、司法人員組成的法律服務隊伍,深入高新區開展 “法治體檢”,4 場 “法律宣傳服務進企業” 活動精準解讀《民法典》《民營經濟促進法》,200 余名企業管理人員 “充電賦能”。
“律師上門幫我們梳理合同風險,還完善了用工制度,相當于給企業裝了‘法治防火墻’!” 某服裝加工廠負責人趙剛說。?
2025 年以來,累計收集企業訴求 187 項,辦結率達 99.3%,回訪滿意度保持在 98.5% 以上。
聚勢賦能:搭建協同 “立交橋”
“通過商會組織的行業研討會,我們對接上了 3 家上下游企業,現在供應鏈更穩定了!” 淮濱縣某新材料公司負責人周明介紹,該縣制定商會規范化建設標準,建立 “會長輪值 + 專項工作組” 機制,全年召開 21 場行業研討會、會員交流會,讓商會成為企業 “抱團發展” 的橋梁紐帶。?
用工難曾是不少企業的 “心頭病”,淮濱縣創新開展 “抖音招” 活動,64 條招工短視頻瀏覽量超 80 萬次,24 場 “抖音直播帶崗” 精準推送崗位 2000 條,19 場線下招聘會更是幫助企業招工 1200 余人。
“以前招人靠貼公告,現在直播帶崗能觸達更多求職者,今年我們已經招到 28 名技術工人,產能提升了 30%!” 某機械制造企業 HR 經理吳婷說。?
在鄉村振興戰場上,民營經濟同樣彰顯擔當。淮濱縣引導 102 家民營企業投身 “萬企興萬村” 行動,與 97 個行政村結對共建,實施 23 個產業幫扶項目,帶動 1134 人就業,務工農戶年增收 7500 元以上。
“在家門口的企業上班,既能照顧老人孩子,每月還能掙 4000 多塊,比外出打工強多了!” 淮濱縣張里鄉村民王秀蓮笑著說。
如今的淮濱,思想引領有深度、營商環境有溫度、協同發展有力度,民營經濟正以蓬勃生機,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