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1月6日電(記者 趙磊)11月6日,在浙江德清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大會上,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2025中國北斗產業發展指數報告》,這是該協會連續第三年發布北斗產業發展指數。報告已成為我國北斗領域唯一聚焦產業綜合發展的年度性指數研究成果,旨在用指數的形式客觀、全面、綜合、細致地展示了我國北斗產業發展的各方面情況。
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北斗產業綜合指數已經達到1579點,同比提升了10.34%,對比2020年,指數增加幅度超過60%。體現出"十四五"期間我國北斗產業的強勁增長態勢。從本期報告分析結果來看,北斗市場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相關指數加速增長,北斗產業景氣度進一步提升,預計2025下半年產業綜合指數有望突破1700點。
"當前,國家持續深化北斗規?;瘧茫绕涫窍嚓P舉措的推進,如在重點行業領域加大了北斗設備更新換代力度,針對重點區域開展了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建設,引導北斗充分發揮賦能作用,帶動行業和區域新質生產力發展,有效提高了北斗應用總體規模,促進了產業化水平的整體提升。同時,也為行業及地方的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了新動力,為我國北斗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中國北斗的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于賢成表示。
據了解,北斗產業發展綜合指數是由市場化指數、產業化指數、國際化指數、大眾應用發展指數等匯總而成。此外,區域發展指數和行業發展指數是兩個獨立指數,前者綜合反映了各區域北斗產業發展情況,后者綜合反映了各行業領域北斗應用發展情況。
報告指出,綜合時空體系和下一代北斗系統都將在2035年前建設完成,而2035年也將是我國綜合PNT與時空服務產業發展跨越升級的關鍵階梯點。因此,立足當前"十四五"末期和"十五五"即將開局之際,面向未來產業發展新階段,從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視角重新審視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接下來應積極開展北斗應用效能評估評價,進一步大力推進北斗在各行業各領域的深化融合應用,鼓勵時空信息與互聯網、物聯網的大眾消費服務相結合,以及同步推動區域產業協調發展,這是當前數字經濟發展背景下北斗應用發展與產業生態建設的關鍵。通過深化行業融合創新、優化區域產業協同、激發企業主體活力,最終必將會形成極具活力的全新產業生態體系,從而共創國家綜合時空智能服務體系建設發展的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