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聯合主辦“中國“十五五”:全面深化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第91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論壇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以下為發言摘要。
中國是一個經濟轉型大國。未來10年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歷史關鍵期,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增長潛力與提質升級空間。經濟轉型升級潛力的釋放,將為“十五五”實現“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注入巨大確定性。
從經濟生活的實際看,我國的經濟轉型升級還面臨著消費與投資、城市化與工業化、政府與市場等方面的某些結構性矛盾掣肘。“十五五”,推動高質量發展,重在以結構性改革破解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面臨著的結構性矛盾,以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
一、擴大消費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與關鍵。要以全面深化改革著力解決投資與消費的結構性矛盾,促進供給和需求的良性互動
強大國內市場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依托。“十五五”,形成更多由內需主導、消費拉動、內生增長的經濟發展模式,關鍵在于以全面深化改革盡快破解投資與消費的結構性矛盾。
1.實現供給與需求的良性互動是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只有消費與投資的良性互動,供給與需求的大循環才有基礎。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GDP占全球的比重約為16.8%,最終消費占全球消費比重約為13.0%,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約為27.7%1。初步估算,如果我國最終消費占全球的比重達到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將新增不少于10萬億美元的消費市場。
2.擴大消費既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也是關鍵。短缺經濟時代,投資是關鍵,有多少投資就有多少消費,投資決定增長;進入新發展階段,消費是關鍵,是投資的基礎,擴大消費對拉動增長具有重要作用。進入以人為中心的消費新時代,重在建設以服務型消費為重點的中國消費大市場。初步預測,到2035年若我國城鄉居民服務型消費占比由2024年的46.1%2提升至55%-60%,將帶來40萬億元左右的新增消費需求。與發達國家存量消費市場不同,中國14億多人口的巨大新增服務型消費大市場,將成為全球創新的試驗場、應用場,將成為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需求、新動力。
3.以結構性改革破解投資與消費的結構性矛盾。釋放消費潛力、增強消費信心、穩定消費預期,要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的緊密結合。為此,要實施百萬億元投資于人的戰略舉措,加快調整優化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以消費結構升級創造新的投資需求。
二、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要以全面深化改革著力解決城市化滯后于工業化的結構性矛盾,促進工業化與城市化的良性互動
城市化創造需求,工業化創造供給。高質量發展需要城市化與工業化的雙輪協同驅動。當前,我國總體上進入工業化后期,但城市化水平與工業化進程仍有一定差距。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城市化滯后于工業化的結構性矛盾,形成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1.與工業化水平相適應補齊城市化發展短板。無論從國際經驗看,還是從我國發展階段看,城市化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例如,2023年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低18個百分點左右,1.7億進城農民工和隨遷家屬難以融入城市。堅持人民至上,需要補齊城市化滯后于工業化的突出短板,需要形成城市化支撐工業化、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的新發展格局。
2.以城市化為重要抓手打造強大國內市場。城市化是“投資于人”的主要載體,是“投資于人”和“投資于物”的重要結合點,是解決供給與需求結構性矛盾、釋放消費與投資等內需潛力的根本之策。初步測算,我國城市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每年可以新增2000多億元消費需求,由此帶動的住房、市政設施、教育、衛生等投資需求超過1萬億元。
3.以結構性改革破解城市化面臨的結構性矛盾。例如,讓城鄉二元戶籍制度退出歷史舞臺;明顯提升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爭取到2030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標準與城鎮職工的差距由17:13縮小至8:1,加快建立起城鄉、區域間標準大體相當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快現代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三、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要以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促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良性互動
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始終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一條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破解經濟運行中的結構性矛盾,重在實現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良性互動。要以明確職能邊界為前提,提升宏觀經濟治理效能;要進一步優化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財權和事權,激發地方政府在營造環境、投資于人等方面的積極性,形成中央與地方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合力。
2.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重在穩中小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主體是中小企業。初步測算,一個區域(地級市)內中小企業數量每增長1000家,能有效帶動地區生產總值增加1.43%、稅收增加0.17%、就業提高0.68%、職工工資提高0.78%4。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進一步激發中小企業活力,要在穩定中小企業預期、增強中小企業信心方面采取重大行動。
3.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十五五”,要加快推進資金、數據、人才、土地等要素市場化改革,建立全國統一要素大市場,實現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等。
4.處理好服務業市場開放中的政府與市場關系。在我國制造業對內對外市場全面開放的情況下,服務業市場開放成為市場化改革的重頭戲。
高質量發展需要強大國內市場,既包括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即“中國制造”,也包括以服務型消費為重點的消費體系,即“中國消費”。“十五五”,以結構性改革著力破解經濟運行中的結構性矛盾,釋放“中國制造+中國消費”疊加的中國大市場的巨大潛力,由此既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奠定重要基礎,也為不確定的世界注入重要的確定性,形成與世界各國共享機遇、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今天,是中改院34歲的生日。34年走到今天,得益于改革開放時代,更離不開各方對中改院的理解、關心和支持。34年來,中改院人把自己對改革的理想、目標、責任、追求融入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辛酸苦辣、百感交織,但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中改院創建者的囑托、無愧于自己。我們將繼續堅守改革、建言改革,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事業不懈努力!
2 2024年我國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對消費支出增長貢獻率達63%[EB/OL].新華社,2025-02-27.
3 數據來源:根據《2024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計算。
4 李樂成,大力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J],求是,20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