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29日電(記者 歐陽詩嘉)10月28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與江西財經大學聯合主辦、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協辦的“中國經濟怎么看”宏觀經濟形勢秋季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結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圍繞我國前三季度經濟運行形勢及下一階段宏觀政策方向展開研討交流。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漢權在致辭中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頂住壓力、穩中有進,體現出強大韌性和潛力,在外部不確定性持續上升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總體保持平穩增長,結構優化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加快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宏觀政策協同效應不斷顯現,全年實現預期目標具備堅實基礎。
會議邀請了多位國內宏觀經濟領域權威專家出席。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尹艷林,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高培勇,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郭春麗,武漢大學高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數量經濟與數理金融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龔六堂,中國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丁瑤,江西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春根,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劉志成研究員、劉雪燕研究員、李馥伊副研究員、任繼球副研究員以及呂云龍副研究員,圍繞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態勢、財政政策導向、科技創新動能、區域經濟發展、外經外貿以及未來政策著力點等議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與會專家認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十五五”規劃繪制了藍圖,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會議發布了中國宏觀經濟監測預測與政策評估分析平臺”。平臺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與江西財經大學聯合建設,旨在通過數據智能與模型分析,對宏觀經濟運行態勢進行動態監測、趨勢預測與政策效果評估,為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提供決策參考和技術支撐。平臺融合數據采集、模型算法和可視化展示等功能,標志著宏觀經濟分析在數智化方向邁出新步伐。
與會專家認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結構調整和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斗爭,更好發揮消費對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作用。要積極實施更加有力有效的宏觀政策,穩定市場預期和社會信心,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要繼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優化區域經濟布局,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鞏固國內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為“十五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