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重陽節,又稱老年節。時值秋冬交替,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增大,正是老年人養生的關鍵時期。10月28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舉辦主題為“中醫藥護佑老年健康”發布會,專家介紹了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中醫藥預防以及養生方法。
居家緩解腰腿疼痛有妙招
“如何科學養生,避開常見誤區,對保持老年健康至關重要。”中國中醫科學院老年醫學研究所所長徐鳳芹指出,老年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多種慢性病共存,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集于一身;功能減退,包括記憶力下降、視力聽力衰退等;衰弱綜合征,表現為精力不足、行動遲緩、易跌倒等。
“這些問題實際上是多系統共同衰退、相互影響的結果。”徐鳳芹表示,中醫的核心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對一些老年健康問題,不能把其作為一個孤立的“病”來看,而是看作人體自然生活規律“生、長、壯、老、已”中“老”這一階段的整體狀態失衡,其根本原因在于臟腑氣血虛損,特別是腎精不足和脾胃功能減弱。
針對老年人常見的腰背痛、腿酸痛等問題,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葛金文分享了簡便易行的居家緩解方法。
“穴位按摩是有效方法之一。”葛金文介紹,腰背痛可握拳用拳眼摩擦后腰的腎俞穴區域;腿酸痛可用拇指按揉膝蓋外側的足三里穴及膝后委中穴,每穴按摩1—2分鐘,以感到酸脹為度。
葛金文表示,艾灸同樣適用,特別適合遇寒加重的疼痛。可選取腎俞、足三里等穴位,或將艾條對準痛點,距離皮膚2—3厘米施灸,每穴10—20分鐘,以溫熱舒適、皮膚微紅為宜。
葛金文特別強調肌肉鍛煉的重要性。老年人在家里可以采取溫和的方式鍛煉,如仰臥躺在床上,腳尖盡力向前伸,再盡力回勾,反復進行,這樣小腿會比較強壯,促使下肢血液循環。也可伸直膝關節,將腿抬高30—45度,保持數秒后再放下。如此反復,可以鍛煉腰腿肌肉,防治腰腿痛。
助眠從補虛安神入手
“老年人失眠發生率約30%—50%,且隨年齡增長逐漸增高。”徐鳳芹表示,這反映了“老年人多虛多瘀”的生理特點。“虛”即心血虛和肝血虛。從中醫層面講,血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因為血虛,心神失養,就會出現入睡困難、多夢易醒問題。“瘀”是指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會擾亂心神,從而加重失眠或反復發生。
針對失眠問題,徐鳳芹推薦桂圓蓮子羹,適合心血不足、睡眠淺、多夢的老年人;百合棗仁茶則適用于心煩、入睡困難者。也可按壓穴位,內關穴和神門穴有寧心安神之效,按壓3—5分鐘,感到酸脹即可。
“家人對老年人的呵護支持也很重要。”徐鳳芹補充說,睡前問候或陪伴聊天能提供心理安撫。同時,老年人應保持規律作息,盡量在11點前入睡,避免床頭放手機,下午3點后不喝濃茶等。
徐鳳芹強調,中醫對老年健康管理秉持積極態度,通過整體治療讓老年人“少得病、不得病、晚得病”,享受健康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