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參與“魅力北京”系列電視片海外傳播活動的俄羅斯金磚國家電視臺與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電視臺攝制組走進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深入了解北京在國際文化交流、文物保護修復及數字體育創新等領域的最新成果。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是文化和旅游部與北京市政府共同建立的全國首個國家級文化保稅園,也是全國首個的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和國家文化出口“雙基地”。基地充分發揮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與天竺綜合保稅區“三區”政策疊加優勢,重點建設國際藝術品保稅貿易服務平臺、國際文物交流平臺、國際數字貿易服務平臺等,為文化企業提供展覽展示、交易交割、物流倉儲、金融保險等一站式服務。
北京首文科文創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輔倫表示,北京保稅藝術區以“境內關外”的特殊政策為依托,已形成集藝術品展示、國際拍賣、保稅倉儲與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產業生態。通過“仲夏藝術季”等品牌活動,吸引了來自歐洲、亞洲等地的畫廊與藝術家參與,為國際文化貿易搭建了多元共融的平臺。
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電視臺制片執行人Mukanova Ralida表示:“我們還參觀了空間藝術,很有趣,我也很喜歡。通過這個不同尋常的途徑、不被標準束縛的場所,勞動人民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做他們喜歡的事情,比如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的體育活動和運動。今天,站在這個美麗的畫廊里,我很想說說青年藝術家們的作品,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還有抵達心靈的感受,因為每幅作品都非常有趣。新一代的主題、想法和構思,都可以在這里看到。”
隨后,攝制組來到北京樂石文物修復中心的工作區,實地探訪了這一北京市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該中心擁有3300平方米的可移動文物修復基地,設有多種材質的文物修復實驗室和工作室,團隊由數十位全國頂級文物保護專家與修復大師組成。
在樂石修復中心,攝制組不僅拍攝了修復現場的工作流程,還親身體驗了文物修復的部分環節。修復師向攝制組介紹了“修舊如舊”“保留時光痕跡”的修復理念,并展示了3D掃描、3D拼接、3D打印等數字化技術在金屬文物保護中的應用——這一技術可避免與器物直接接觸,并能顯著提高修復的安全性與精度。北京樂石文物修復中心近年來承擔了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三星堆遺址、江口沉銀遺址等重大項目的文物保護與修復工作,累計修復各類館藏及出土文物逾萬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近千件。
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電視臺制片執行人Mukanova Ralida表示:“我們今天參觀了北京樂石文物修復中心。值得高興的是,北京重視舊物的修復,對待每一件都很小心和細心。我們常說,沒有過去就沒有未來,沒有現在就沒有未來。所以我很欣慰,在這里,在這個城市,在這個首都,它的歷史能夠被珍存。”
最后,兩國攝制組來到數維億潤科技拍攝國防教育與數字體育項目。數維億潤自2012年創立以來,專注于虛擬現實(VR)與模擬仿真訓練領域,已成為國內虛擬現實頂尖團隊之一。
在國防教育板塊,數維億潤通過實景對抗模擬訓練系統等設備,讓參觀者以沉浸式方式體驗軍事訓練的緊張與協作。模擬火箭炮、實彈射擊系統、手雷訓練裝置等模塊,將“科技+教育”理念融入國防教學,旨在提升青少年的國防意識和團隊精神。
在數字體育區,攝制組體驗了模擬高爾夫、虛擬保齡球、競技飛碟等互動項目。依托5G與AI技術,這些系統融合了體育競技與數字娛樂,展現出數字體育產業的多樣化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