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據蘭州野生動物園消息,該園通過自然交配成功繁育的首只大熊貓幼崽已平安滿月,標志著甘肅省在人工圈養大熊貓繁殖領域實現零的突破。
蘭州野生動物園自然交配成功繁育的首只大熊貓幼崽
據悉,這只雄性幼崽由大熊貓“曼蘭”和“鴻禧”所生。出生時體重僅100多克,通體粉紅;目前體重已近1300克,四肢、肩帶和眼窩逐漸顯現出標志性黑斑,黑白分明的毛發初步成型。目前幼崽已度過新生兒危險期,雖眼睛尚未完全睜開,但已能發出洪亮叫聲,偶爾伸展四肢活動。
蘭州野生動物園大熊貓“曼蘭”
為保障繁育成功,園方不僅模擬自然棲息環境,配備溫濕調控與營養膳食,還聯合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專家團隊提供技術支持。由于“曼蘭”初為母親缺乏育幼經驗,動物園組建了專業團隊,24小時監護熊貓母子的狀態,定期測量大熊貓幼崽的生長指標,同時嚴格把控屋內的溫度、濕度等環境。
蘭州野生動物園動物管理員安小娟表示,“我們每5天會給他測一次它的生長指標,每天都會進行稱重,它現在的體重及身體狀況都比較健康?!?/p>
蘭州野生動物園熊貓館外景
目前蘭州野生動物園大熊貓數量已增至5只。據蘭州野生動物園動物管理部部長徐斌介紹,“在動物的種群和發展過程中,蘭州野生動物園進行科學化、規范化的飼養,通過調整動物的飼料結構,不斷優化動物飼養環境,通過模擬其在野外的采食結構,進一步提高它們對人工圈養條件下的適應力”。他表示,目前動物園內金絲猴數量,已從最初的10只,增加到目前的18只。
蘭州野生動物園金絲猴
近年來,園區通過科學飼養與適應性繁育研究,成功推動金絲猴、普氏野馬等多物種種群增長,動物總數從2021年約1000只上升至1700余只,展現出珍稀野生動物保護與繁育的重要成果。
(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 胡雨濛 馬靜娜 圖源:蘭州野生動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