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19日電(記者 徐一凡)當地時間10月18日(星期六)下午,主題為“貴州非遺走進美國校園”的文化交流活動在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近郊、馬里蘭州的美中實驗學校成功舉行。此次活動旨在通過生動的互動展示和豐富的文化體驗,讓美國青少年及華裔新生代近距離感受中國“山地公園省”——貴州的多彩民族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為深化中美兩國教育與文化交流搭建一座友好之橋。
在活動現場,來自理查德.蒙哥馬利高中的學生萊利亞.麥凱布身著華美的貴州民族服飾,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她在接受采訪時對中國日報表示:“我感到非常幸運,能有這個機會探索中國多民族的文化。中國的各個少數民族擁有如此充滿活力、各不相同的服飾,這太吸引人了。”
麥凱布說,她是中美混血兒,從小在美國長大,但在家庭環境和中文學校的教育下,她始終與中國文化保持著連接。她曾兩次去中國探親和游覽,對中國的文化印象深刻。“我真的很喜歡(中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悠久且發展完善的文化。我能夠看到長城、兵馬俑,讓我深切感受到文化的源遠流長。”
麥凱布說,華裔文化是她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她有責任和愿望繼續學習和傳承中國文化:“我的中國文化在我生命中占了很大比重。我的一半親戚來自中國。因此,對我來說,持續學習中國文化,不讓它在我這一代淡去,非常重要。”
一位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師索蘭熱.馬蒂厄作為社區代表參加了這次活動的啟動儀式。她說,自己以無比高興、謙卑的心態祝賀活動的成功,對現場展示的非遺文化產品和民族服飾也表達極高的贊賞。馬蒂厄對中國日報說:“我非常、非常、非常高興能被邀請并參與到這個活動中。能看到中國人擁有如此多的文化可以分享,讓人們了解他們的文化,我感到非常震撼。”
馬蒂厄女強調了文化交流的意義,表示:“當你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一個地方時,你總是帶著你的文化,這是你的身份之所在。看到這里的文化如何被所有人擁抱,我感到非常欣慰。”
她自己也身著非洲國家馬里的傳統服飾,高興地和身著精美民族服飾的志愿者合影。馬蒂厄說:“當我們看到這些美麗又相似的服飾時,這讓我們認識到,我們都帶著自己的文化,但這并不會將我們分開,而是會成為連接我們所有人的一座橋梁。”
美中實驗學校負責人夏祥波向中國日報介紹,貴州是中國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擁有豐富獨特的民族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涵蓋手工藝、服飾、音樂、舞蹈、美食等多個領域。此次“貴州非遺走進美國校園”活動,展出了三十幅反映貴州自然與人文風貌的攝影作品,以及上百種非遺文化產品,包括銀飾,蠟染,苗族、彝族、布依族等民族衣飾的娃娃等狗工藝品。
在展覽區,“貴州山水人文攝影展”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展品不僅包括了黃果樹瀑布、梵凈山等鬼斧神工的自然風光,還有儺戲等充滿神秘色彩的民族風情,以及展示貴州人民豐富文化生活的“村BA”等充滿活力的場景。
為營造濃厚的民族文化氛圍,活動還特別安排了學生親手體驗傳統手工藝。參與活動的學生們熱情高漲,有的制作精巧的銀飾,有的細心給儺戲面具涂色,有的則挑戰非遺文化主題拼圖,在互動中感受非遺文化的趣味與魅力。老師與志愿者們身著絢麗的貴州民族服飾,與現場觀眾共同參與互動。
本次活動由貴州省新聞辦公室支持。主辦方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場非遺文化的傳播,更是貴州向世界展示其多元文化自信與民族融合之美的重要窗口。活動致力于促進中美青少年之間的理解與友誼,推動兩國在教育與文化層面的深入交流。
此次活動是“貴州非遺走進美國校園”系列活動的首場。主辦方說,未來一段時間,這項富有意義的文化傳播活動還將繼續,計劃在包括圣安德魯斯學校在內的多所美國學校進行巡展,將貴州多姿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帶給更多美國師生,進一步拓展中美兩國在民間層面的文化交流深度和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