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社區干部只會調解糾紛、走訪居民?
樓宇里的糾紛被編成小品,互嵌式社區的圖景登上舞臺,服務居民的方法成為辯論焦點……
10月11日,寧夏銀川金鳳區舉行社區黨組織書記及后備力量“強基賦能·實干爭先”技能比拼決賽。社區干部從幕后走到臺前,展現他們作為基層治理“多面手”的別樣風采。
比賽現場,選手們把網格里的矛盾、防汛時的緊急、居民態度的轉變等真實案例搬上舞臺,從居民的質疑與誤解,到社工的耐心與智慧,再到多部門的聯動與合力,生動演繹了服務基層的全過程。
臺上精彩的每一分鐘,源自臺下多年的積累。本次比賽自9月啟動以來,面向金鳳區68個社區的黨組織書記及后備力量。挺進決賽的24名選手中既有在社區深耕十余年、經驗豐富的“老書記”,也有投身基層不久、朝氣蓬勃的網格“新力量”。
他們同臺切磋,不僅交流了方法,更傳承著對社區工作的初心與熱忱。
“社區工作看似瑣碎,但背后都是方法和溫度。”森林公園社區黨委書記韓艷說,通過這次比賽,不僅梳理了基層治理的經驗,更學到了很多好做法,這些都將轉化為今后服務群眾的實際能力。
本次決賽通過團體展演與個人辯論兩個方面進行綜合比拼。在團體展演中,各街道、社區圍繞轄區治理亮點進行匯報講演;辯論環節,選手們圍繞特殊群體服務、老舊小區改造、矛盾糾紛調解等五類辯題展開觀點交鋒。多樣的賽制,全面檢驗了選手們扎實的業務功底和靈活的現場應變能力。
此次比賽不僅是賽場的較量,更是激發基層工作者干事勁頭,打造政治硬、能力硬、作風硬的社區工作者隊伍的重要抓手。
“我們將以此次比賽為契機,把賽場經驗轉化為治理實效,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效能更優,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實。”金鳳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楊曉梅表示,將持續健全常態化練兵機制,打造高素質社區工作者隊伍,為基層治理效能提升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