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上海下雪”的假消息在網上傳播,很快就被上海市氣象部門和公安網安部門聯手查處。
天氣預報不僅僅是“明天要不要帶傘”這么簡單,而是對個人生活、經濟生產、安全保障等都至關重要的科學工具。近年來,網上不時有些個人和單位,隨意發布虛假天氣預報或對天氣預報內容進行隨意更改,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今年年初,浙江寧波某公司通過互聯網和短信發布相關信息時未使用當地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提供的最新氣象預報,發布對象超過8000人,造成一定社會影響,相關部門依法立案后,責令涉事企業限期整改,因情節較輕,最終被執法部門警告處罰。今年汛期時,安徽亳州有人為了給賬號吸粉,故意編造“城市被暴雨淹沒”的災難視頻,也依法受到行政處罰。
天氣預報看似平常,背后卻連著千家萬戶的安全和社會的正常秩序。虛假氣象信息擾亂人心,網絡災難謠言更是如同隱形洪水,誤導公眾認知,擾亂社會秩序,危害公眾利益。
網絡從來不是法外之地。這幾起案件的快速查處,也提醒我們每個人,面對聳人聽聞的消息,多一分核實,少一分沖動轉發,手指輕輕一點,也是在為清朗網絡空間出力。
消息來源:公安部網安局
視頻:王晗
審核:王輝、吳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