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5日電(記者 孫曉晨)在2025中國網球公開賽的賽場上,除了頂尖球星的耀眼光芒之外,還有一群身影敏捷、目光專注的青少年,同樣是比賽順利進行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們就是來自首都師范大學附屬育新學校的球童們。
他們當中,既有多次服務過中網的初、高中生,也有今年第一次來到中網的小學高年級學生,不同的是年齡與經歷,相同的是專業與熱愛,他們在這項亞洲頂級賽事上的每一次傳球、每一趟奔跑,既構成了中網賽事成功舉辦的基石,又展現出了育新學?!敖逃?網球”育人體系所結出的累累碩果。
體系化培養:從普及課程到專業服務
“我們一直引導孩子,在球員為主角的賽場上,要學會成就他人,做‘最小的自己’?!?025年中網球童項目總負責人、育新學校小學部副校長曹鄭道出了球童工作的教育內涵。
而曹鄭本人,讀大學的時候正趕上中網創辦的頭幾年,他既做過志愿者,也做過球童,二十年過去了,曹鄭已經成為中網的球童負責人,他和這項賽事的情感聯結越來越深,而他本人的經歷,無疑也是中網甚至中國網球這二十年來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曹鄭看來,專業服務的背后,是團隊協作、責任擔當與抗壓能力的綜合培養。作為中網最主要的球童培訓基地,育新學校已將球童培養系統化地植入了日常教學。據曹鄭介紹,從2010年合作至今,球童項目已從一個實踐活動,演變為一門成熟的校本課程?!巴ㄟ^這個課程,我們讓課本之外的知識活了起來,實現了更全面的育人目標。”
在這所十二年制學校里,學生們每周都有一節網球課,球童訓練成為其中重要的實踐環節。學校形成了從普及到提高的完整路徑:三年級開始接受培訓,四年級參與服務,五、六年級和初高中學生則成為服務主力。這種金字塔式的培養結構,確保了人才的持續涌現。而這支隊伍每年都為中網提供約50%的球童服務。
專業化輸出:從北京賽場到國際舞臺
歷經十五年打磨,育新學校建立的球童培訓體系已成為行業標桿。“我認為中網的球童服務在亞洲是最好的?!辈茑嵉淖孕旁从趯嵺`的檢驗。這套成熟的體系已輸出到武漢公開賽、江西公開賽,以及曾經的天津公開賽、WTA深圳總決賽、杭州亞運會等在全國各地舉辦的多項頂級國際賽事。
更令人矚目的是,該體系已成為人才走向世界的平臺。自2012年起,學校已通過中網的球童交換計劃,累計向澳網、法網等大滿貫賽事輸送了超過30名中國球童,讓中國青少年的專業素養展現在世界網球的中心舞臺。
成果化展現:從服務者到參賽者的蛻變
最動人的教育成果,莫過于學生的全面成長。作為育新學校的優秀畢業生之一,田方然2023年獲得了NCAA女單冠軍,隨后憑借外卡參加了中網。曹鄭回憶道:“田方然同學最初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優秀的球童。在老師的引導下,這個夢想點燃了她對網球運動本身的熱愛,完成了從服務者到參賽者的轉變?!?/p>
如今,田方然和同樣從育新走出的任鈺菲,已從當年的球童成長為站上中網舞臺的職業球員。任鈺菲更在2024年世界中學生夏季運動會上奪得女子團體、單打雙料冠軍,2024和2025兩年,任鈺菲都參加了中國網球公開賽。
當然,育新并非鼓勵每一個學生都走職業球員的道路,而是因材施教,用曹鄭的一句話是:“你不可能一輩子都做運動員,永遠都不能放棄學習。”在他的鼓勵下,今年考上北京師范大學的任鈺菲沒有放棄學業,而是選擇邊上學邊打球。
除了田方然、任鈺菲這樣選擇成為職業球員的學生之外,育新學校還走出了其他領域的優秀畢業生,比如布云朝克特的經紀人王逸鵬也是畢業于育新學校,他曾經在美國是一名出色的職業飛盤運動員,現在則是著名經紀公司Topnotch Management大中華區經理。
無論是田方然、任鈺菲還是王逸鵬,都展現出了育新學校在體教融合的扎實成效。
生態化構建:從賽事服務到全國引領
作為中國學生體育聯合會中小學網球分會秘書長,曹鄭將育新的成功經驗推向全國。在育新學校的推動下,全國學生網球賽事從“一年一賽”發展為“一年七賽”的完整體系,并實現了關鍵突破:學生參賽可同時獲得系統認證的中國青少年網球積分(CTJ)。
“我們搭建平臺的核心目標,是讓更多的孩子能夠站在這個舞臺上。”曹鄭強調,這種深度的“體教融合”,為全國熱愛網球的學生鋪就了更為寬廣的成長道路。
在2025中網的賽場上,育新學校的球童們正在專業服務的實踐中收獲成長。他們的身影,生動詮釋著該校“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的育人宗旨。從這里走出的每一個孩子,無論未來是否成為職業球員,都在這套完善的體系中收獲了受用終身的精神財富,這正是素質教育通過特色項目落地生根的最佳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