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至19日,國際標準化組織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委員會(ISO/TC 349)第一屆年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聯合承辦,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ISO/TC 349 A級聯絡組織國際文物保護修復學會(IIC)的80余名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了會議。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饒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鄧志勇,故宮博物院院長、國際標準化組織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委員會主席王旭東,國際標準化組織中央秘書處技術項目管理官員安娜·卡特琳娜·羅西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喬云飛主持開幕式。
饒權在致辭中指出,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推動文化遺產保護標準化,是應對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作為國際標準化組織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委員會發起國和秘書處承擔國,我國將繼續以開放包容的態度,與各國共商共建共享,為各國在文化遺產保護技術領域的標準化合作提供重要平臺,推動全球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均衡、可持續發展。
鄧志勇在致辭中指出,中國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標準化工作,通過加強組織能力建設,加強關鍵標準研制,著力在國際標準化領域貢獻中國力量。希望通過本次會議,進一步凝聚共識、深化合作,更好發揮標準作用,推動全球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向前發展。
王旭東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會議旨在為各國代表提供了深入交流、分享經驗的平臺,故宮博物院作為ISO/TC 349秘書處承擔單位,將全力支持秘書處工作,全面提升秘書處履職盡責能力和水平,以全球視野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國際標準化工作,與全球伙伴一起制定更多先進適用的國際標準。
安娜·卡特琳娜·羅西表示,文化遺產保護標準化工作越來越受到ISO和世界各國的重視。中國作為文化遺產大國,具有良好的文化遺產保護標準化基礎。ISO/TC 349的秘書處自成立以來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未來希望與全球利益相關方一起積極推進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國際標準的制定和實施。
本屆年會的正式會議由ISO/TC 349主席王旭東主持。國際標準化組織中央秘書處技術項目管理官員安娜·卡特琳娜·羅西宣講了ISO組織、國際標準制修訂程序與ISO在線標準制定平臺(OSD)的使用,全體代表聽取了ISO/TC 349委員會秘書處與A級聯絡組織國際文物保護修復學會(IIC)的工作報告,國內外技術專家宣講了7項國際標準新提案,并進行了熱烈且富有成效的討論。會議決議各國專家提出的5項國際標準提案將在會后開啟立項投票程序,其中包括我國技術專家提出的《文化遺產保護—壁畫—病害分類》、《文化遺產保護—絲織品文物病害分類》和《文化遺產保護—古陶瓷—科學表征》三項國際標準提案,同時由我國專家牽頭成立“書畫文物保護”預研項目工作組開展國際標準預研工作。2026年,ISO/TC 349第二屆年會將在意大利佛羅倫薩舉辦。
ISO/TC 349由我國提出并于2024年3月正式獲批,目前共有32個參與成員國,16個觀察成員國,秘書處設在故宮博物院。2025年9月,ISO/TC 349完成了全球文化遺產保護領域首項國際標準提案《文化遺產保護 館藏文物防震 總體原則與要求》的立項與工作組(ISO/TC349/WG1)的成立。
本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ISO/TC 349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作為ISO/TC 349的秘書處承擔國,中國將與全球利益相關方一起共商共建,制定更多先進適用的文化遺產保護國際標準,為全球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中國智慧”, 讓每一份歷史見證都能跨越國界、語言與時代,成為人類共享的發展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