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8月22日懷化訊 8月21日是侵華日軍投降代表抵達湖南省芷江縣向中國軍民投降80周年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由抗戰老兵捐贈的歷史照片及作戰地圖在芷江首次公布,為人們回溯那段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1945年8月21日,對于芷江這座湘西邊陲小城而言意義非凡,當日侵華日軍投降代表飛抵此處,向中國軍民無條件投降,芷江也由此成為了中國戰區總受降地,被永遠載入史冊。
本次公布的照片及作戰地圖內容豐富,分為四個部分,共計16張。
其一是關于二戰空軍基地芷江機場的影像,航拍圖中,芷江機場在山河間清晰呈現,跑道、設施布局彰顯戰略地位。空軍汽車分隊的老照片里,整齊車隊與軍人身姿,見證后勤保障力量;營房影像還原當年駐軍營區場景,質樸建筑承載著空軍將士的堅守。而停在芷江機場的P-51野馬戰斗機照片,更是將時光拉回烽火歲月,這些戰機曾翱翔天際,守護空域、出擊作戰,為抗戰勝利立下汗馬功勞。芷江,在抗戰時期憑借空軍據點的關鍵角色,成為抗擊侵略的空中堡壘。這些影像,不僅是歷史的直觀記錄,更讓后人得以觸摸先輩們的熱血與奉獻,銘記芷江為抗戰勝利作出的獨特貢獻,傳承不朽的抗戰精神,激勵當代人珍視和平、砥礪前行,讓歷史榮光永續閃耀。
其二是芷江保衛戰的相關戰績照片。照片中,整齊排列的槍支、彈藥、鋼盔等戰利品令人震撼,被俘日軍士兵與繳獲的戰馬畫面,直觀地展示了芷江保衛戰的輝煌成果。芷江保衛戰取得了雪峰山大捷,共擊傷擊斃日軍28174人,俘虜敵軍449人,繳獲戰馬3447匹、火炮24門、步槍1333支及軍用物資24噸。戰至6月初,全線戰斗接近尾聲,被分割的日軍紛紛繳械投降。芷江保衛戰的勝利標志著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由防御轉入反攻階段。芷江保衛戰又稱湘西會戰、雪峰山會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最后一次重要戰役,其勝利重挫日軍銳氣,對加速日軍投降進程起到了關鍵作用。
其三是二戰時期飛虎隊所使用的作戰地圖。這張地圖以芷江為空間中心,詳細描繪了飛虎隊在該地區的飛行作戰半徑。通過這張精確的作戰半徑圖,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當時飛虎隊在二戰期間的飛行作戰范圍,以及他們可能采取的行動路線。這張地圖不僅展示了飛虎隊在空中的作戰策略,還反映了他們在特定地理環境下的戰術運用。通過這些詳細的信息,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飛虎隊在二戰中的貢獻和他們在空中作戰中的重要性。
其四是芷江受降的珍貴瞬間,有日本降機降落芷江機場的畫面,也定格了受降儀式現場日軍代表簽署投降文件等莊嚴場景,讓人們能透過影像去真切感受那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刻。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深入挖掘抗戰歷史文化,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特以此次公布歷史照片為契機,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相關歷史資料,包括但不限于芷江受降、湖南抗戰、飛虎隊援華等歷史事件的照片、文字記載及影像素材(相關資料可發送至郵箱:zgrmkrzzslsxjng@126.com)。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黃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