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萬物共生 和美永續”,呼吁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創和美永續之路,進而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新進程。
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我們的衣、食、住、行及文化生活的許多方面都與生物多樣性密切相關。
據統計,全球有一半的GDP產出都與生物多樣性有關;全球近40%人口的生計依賴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樣性;有50%以上的藥物成分來源于動植物。可以說,如果你在乎食物、水以及清潔的空氣,那你就該關注生物多樣性。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復雜的生態系統和眾多特有物種。熊貓家族再添新崽、神秘雪豹組團現身、長江江豚衣錦還鄉、東北虎母子從容踱步、北上南歸象群健康繁衍……這些好消息,織就了神州大地上永不謝幕的生命交響,也折射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扎實成效。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中國古人早已知曉“山積而高,澤積而長”的哲理,如今更以腳踏實地的行動踐行這一理念。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到描繪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美好愿景,中國的生態文明思想帶給世界諸多智慧啟迪。
從制修訂三十余部相關法律到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中國的生態保護實踐正在譜寫這樣一曲和聲:人類不再是自然的征服者,而是成為了所有生命的守護人與同行者。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我們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