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復工后,位于中國西南部貴州省的一家玩具工廠正趕工排至年底的外貿訂單,其中約70%來自美國。
當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新關稅政策沖擊下,該公司負責人麻明江對其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前景表示擔憂。
“去年我們的產值達到了5700萬元,2025年目標是6000萬元。但國際形勢變化可能帶來影響。”他說。
松桃巧積玩具有限公司是東西部協作企業,2021年落戶銅仁松桃經濟開發區,為歐美多家著名企業生產毛絨填充玩具、電動機芯玩具等。
麻明江表示:“目前,我們的出口訂單量依舊相當可觀。”該公司約70%訂單來自美國,其余大部分來自歐盟國家。
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玩具制造業過去聚集在廣東等南方地區,現因人力成本攀升逐步向內地轉移。
麻明江說:“得益于當地的人才政策支持、良好的營商環境、豐富的人力資源,我們將工廠搬到這邊來,用工成本差不多到廣東的80%左右,大部分在二十幾、三十幾歲。”
同時,該公司采用“總部+鄉村微工廠”模式促進就業。“當前模式由總部負責接單,鄉村微工廠負責生產,既能高效地完成總部訂單,又為鄉村創造了就業崗位。”麻明江說。
目前公司在石梁、沙壩、普覺等7個鄉鎮設立了微工廠,帶動就業1000余人,由總部協調統籌鄉鎮各點訂單調派、銷售、技術指導等。
“去年松桃玩具產業產值約4億元,帶動就業近5000人,未來將吸引更多相關企業入駐。”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經濟開發區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吳承凱介紹道。
為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當地政府在招工、廠房用地等方面提供全力支持。
吳承凱補充道:“今年玩具產業的發展目標是產值5個億,出口額度突破8000萬元以上。”
然而國際壓力已波及內陸出口企業。“盡管今年訂單穩定,但美國關稅的直接影響顯著。”麻明江坦言。
“玩具出口前景仍不明朗。我們需要提升自身實力,逐步開發自主產品拓展市場,但對長期依賴代工的企業而言,轉型充滿挑戰。”(作者 楊軍 劉伯千 編譯 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原文見2月26日中國日報旗艦版、香港版13版、國際版8版,英文鏈接:https://enapp.chinadaily.com.cn/a/202502/26/AP67be6d1ba3108e2d112fce0d.html
中國日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