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緊扣“縣級強、鄉級活、村級穩、上下聯、信息通”工作要求,通過醫療資源均衡布局、醫療健康集團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體化運營建設、醫療保障銜接、基層人才培養等舉措,有效提升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著力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難題。進一步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穩步推進醫防融合服務走深走實。
寧夏銀川市政協副主席、農工黨寧夏區委會副主委徐永豪在調研中發現,目前寧夏衛生服務網絡不夠健全,基層醫療機構布局仍有空白點,部分老城區街道,因“無地可用”尚未配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業技術人員缺乏,基層醫療機構隊伍不穩定,招人留人難。醫聯體、醫共體協同緊密程度不高,骨干醫師支援基層政策落實有偏差,醫保基金使用存在“跑冒滴漏”,部分醫療機構和患者想方設法多花醫保基金,造成醫保基金使用“跑冒滴漏”,過度診療、過度檢查、重復收費等涉嫌違規過度使用醫保基金的行為時有發生,信息化建設滯后等問題,自治區、市、縣、鄉、村五級信息化平臺雖已建成,但存在“信息壁壘”,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城市醫聯體內牽頭醫院和基層成員單位的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建設標準不一、數據難以融合,轄區內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據信息互通進展慢,無明確接診、轉診流程和信息平臺,檢查檢驗不能互檢互認,造成重復檢查檢驗。
為此,徐永豪委員建議:
優化醫療資源布局,進一步完善基層服務體系。按照人口規模結構補齊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短板,持續優化公立醫院布局。力爭每年每市新增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社區醫院。鼓勵引導綜合醫院、民營醫療機構和社會力量等各類資源舉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
強化“全科+專科”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基層醫療機構中的全科醫師配比,現有編制優先用于招聘可培養為全科醫師的人才,適當擴大基層高級醫師職稱評聘數量。持續深化基層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支持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收入節余、留用,力爭臨聘醫務人員和在編醫務人員的績效工資同工同酬。
加快建設緊密型醫聯(共)體。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衛健行政主管部門與醫療健康總院“管辦分離”,全面實行“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的人員、資金、業務、藥械、信息、績效“六統一”政策。在結余醫保基金考核方面,酌情放寬縣域內就診率和住院量占比,支持醫共體(醫聯體)拿到結余留用的醫保基金。建設一批專科聯盟用以推動城市醫聯體建設破局,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嚴格醫保基金監管。強化“三醫”聯動,嚴厲查處、打擊,輔助運用人工智能查驗,讓過度診療、過度檢查、重復收費等涉嫌違規過度使用醫保基金的行為失去市場。制定有利于基層醫療機構首診惠及群眾的醫保政策,全面推廣縣域醫保基金打包支付,推行基層用藥下沉,降低醫療機構醫療服務成本和群眾就醫費用。
加快實施基層信息化提質擴面。豐富“人工智能+場景應用”,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醫療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全覆蓋,暢通遠程醫療服務。加快推進公立醫院信息系統整合,實現區、市級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互通、共享,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拓展智慧醫療便民惠民服務內容。(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攝影 王雅昕 整理 李婷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