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你可聽說過甘肅文縣?
自1998年起
中國記協開始對口幫扶文縣
1700多公里
一場26年的山海情
我們一直在思考
如何讓文縣不限于大山
讓世界看見文縣
8月24日至28日
由中國記協主辦的
2024年中國新媒體公益研修班
第一期公益實踐在甘肅隴南文縣舉行
60多名
主流媒體編輯記者、商業傳播平臺負責人和平臺博主
以及相關領域專家
共同參與此次活動
朋友們
文縣是個好地方——
太極劍愛好者在甘肅隴南文縣天池景區鍛煉。新華社記者 徐皓夫 攝
甘肅文縣
古稱“陰平”
地處三省交界、秦巴之間
歷史悠久,底蘊深厚
在甘肅隴南文縣拍攝的天池景區景色。新華社記者 徐皓夫 攝
昔年
鄧艾領兵
自陰平郡偷渡數百里
南下直取蜀國
從此
陰平古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天魏山上天魏湫
似是王母瑤池來
游客在甘肅隴南文縣天池景區泛舟游覽。新華社記者 徐皓夫 攝
文縣天池
又名洋湯天池
古稱“天魏湫”
坐落于海拔2400多米的天魏山上
九道大灣
一百零八道小曲
澄澈如鏡,水波不興
捉魚溝、獅子包、仙女石
奇峰景秀,松柏崢嶸
讓人不由慨嘆鬼斧神工
黃林溝國家濕地公園
原始森林遍布
群山環繞,溪水潺潺
被譽為
“九寨溝黃金旅游線上的璀璨明珠”
溯白馬河而上
石門云瀑,飛珠濺玉動人心魄
鐵樓古街旁
古磨房群和百年銀杏靜靜佇立
白水江畔
大熊貓國家公園內
大熊貓悠然漫步
金絲猴、羚牛自得其樂
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
在此繁衍生息
“動植物寶庫”名不虛傳
一方水土
一方風物
文縣資源稟賦突出
盛產紋黨參、花椒、綠茶
油橄欖、核桃、蜂蜜……
皆是物美質優
大紅袍花椒
粒大肉厚,椒香濃郁
油橄欖色澤清透
紋黨參遠銷海外
碧口古鎮,茶香縈繞
綠茶口感醇厚,回味綿長
……
這是在甘肅隴南文縣碧口鎮馬家山村拍攝的茶園。(李董攝)
舌尖上的文縣
更是講究
貴客到來
必添“十大碗”
一碗一個味道
洋芋攪團
又稱洋芋糍粑
色澤光亮微黃,香甜軟糯
豆花面調料豐富
細膩爽口
臘排、臘香腸咸鮮適中
獨具風味
……
一方水土
養一方人
境內,居住的藏族
是東亞最古老的部族
千百年來
秦隴文化、巴蜀文化和氐羌文化
在文縣交匯相融
孕育出獨具特色的“白馬文化”
在甘肅隴南文縣鐵樓藏族鄉,當地村民自發組成的三弦或土琵琶彈唱隊演奏當地歌曲。徐皓夫 攝
池哥晝
延續千年的傳統民俗
“池哥”意為山神
“晝”是舞蹈
集“歌、舞、樂”為一體
表演時
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白馬人身著特色服飾
舞姿古樸、遒勁、粗獷,極具節奏感
意在祈祥納福,期盼五谷豐登
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甘肅隴南文縣鐵樓藏族鄉石門溝村,當地村民跳起“池哥晝”為全村祈福。新華社記者 辛悅衛 攝
玉壘花燈戲
講求統一,力求變化
洋湯號子
高亢嘹亮,蕩氣回腸
……
在甘肅隴南文縣玉壘坪村,演員在臺上表演玉壘花燈戲。新華社記者 辛悅衛 攝
淳樸厚道的民風
無不彰顯著文縣深厚的文化底蘊
文縣
古人詩詞里
金戈鐵馬、萬里冰河是它
層巒疊嶂、北國風光也是它
山清水秀、隴上江南還是它
隴上江南秋正好
何不乘興一同游?
來源:中國記協微信(ID:zgjxacja)
部分圖片來源:中國甘肅網、新甘肅·甘肅日報、隴南旅游、隴南文縣發布、文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