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4點半,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一層新聞發布廳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會上人民日報記者提問,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政策實行45周年,自貿試驗區成立10周年。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保護主義盛行的情況下,中國的對外開放是否受到影響?全國政協在推動對外開放中作了哪些工作?
郭衛民表示,我國對外開放不斷取得新進展。我們積極改善外商投資環境,全國版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已經縮減到31項。全國自貿試驗區數量達到21個,在投資、貿易、金融、人員流動等方面實施一系列開放舉措,引領帶動全國對外開放度和透明度不斷提升。在海南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打造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示范。不斷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并推動其生效。積極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我國還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連續5年成功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22年,我國的進出口總額超過了6萬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1891.3億美元,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郭衛民提到,今后,我們將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推動對外開放,繼續為世界的發展提供新機遇,新動能。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愿同世界各國一道,積極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人類美好未來。全國政協將一如既往做好相關工作,為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言資政、凝聚共識、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