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氣會現場
12月12日,記者從貴州民政工作推進情況新聞通氣會獲悉,今年以來,貴州省民政廳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戰略機遇,在困難群眾救助方面,多爭取到中央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2.94億元。截至11月底,全省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228.2萬人、特困人員9.86萬人,累計發放低保金和特困供養金共99億元,累計實施臨時救助19.3萬人次、2.2億元,切實兜住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
圍繞“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的總體目標,貴州省民政廳精準高效實施民生兜底保障。具體實施工作圍繞以下三個“聚焦”方向開展:
持續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加快建設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貴州在全國率先制發《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人口認定暫行辦法》,9個市州全面出臺配套政策,構建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覆蓋全面的政策銜接、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在全國率先制發《關于進一步健全完善社會救助主動發現機制的通知》,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切實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指導觀山湖區、赤水市、麻江縣等地扎實推進服務類社會救助改革試點,探索“物質+服務”新型救助模式。規范城鄉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確認權限下放鄉鎮試點,全省211個鄉鎮(街道)順利承接審核確認權限。
聚焦鞏固拓展社會救助兜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貴州制發《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實現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方案》等文件,確保過渡期內兜底保障政策總體穩定、平穩過渡。健全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預警機制,充分發揮貴州省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監測預警作用,線上預警與線下核處高效銜接,動態將符合條件的預警人群納入兜底保障范圍。今年以來,共發出預警信息7.3萬條,已主動將2500余人納入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圍。健全低收入人口常態化救助幫扶機制,共將165.5萬建檔立卡脫貧人口、28.3萬防返貧監測對象納入民政兜底保障范圍。
聚焦全面落實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筑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網。2022年,全省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提高到679元/人/月、5292元/人/年。共對240.1萬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2.59億元;對7301名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1905名未就業困難大學畢業生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將1.47萬名受災困難群眾納入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圍。加大困難群眾救助資金投入,爭取中央財政下達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97.6億元,增長15.3%。省級財政預算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4.9億元,增長24.9%。(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