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王綠揚
“段老師,你看俺家地里的梨樹葉子,長了好多黃點,這是咋回事?”“俺家的也是,剛結的果都落了。”4月14日下午,魯山縣董周鄉(xiāng)的幾名梨農(nóng)來到蔡莊村村室,拿著幾片樹葉,圍著一名戴黑框眼鏡的男子,七嘴八舌說個不停。
“段老師”名叫段瑞強,是董周鄉(xiāng)出了名的“梨樹醫(yī)生”。接過樹葉,段瑞強仔細查看了葉片的兩面,說:“這是梨樹生了‘銹病’。今年春天氣溫低,潮濕多雨,光照不夠,這個病容易發(fā)作。”“那該咋辦啊?”“主要還是要靠預防,防止大面積擴散。回去用43%的戊唑醇稀釋2000倍噴灑葉面,天氣熱了慢慢就好了。”送走幾名梨農(nóng)后,他拿起手機,在“魯嵩口果園病蟲害防治群”里繼續(xù)回答果農(nóng)提出的問題。
段瑞強今年52歲,高中畢業(yè)后回鄉(xiāng)務農(nóng)。“我們這一片叫五里嶺,以前主要種柿子,但經(jīng)濟效益不好。”段瑞強說,自己與梨結緣實屬偶然。“2000年,我在《中國果樹》雜志上看到中國農(nóng)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出售新品種梨樹苗的信息。我覺得這是個學習的機會,就專門跑到研究所找專家,一年去了三次。隨后,我引進了好幾個品種在自家的15畝荒地上試種。”
為了掌握果樹種植技術,段瑞強買了許多專業(yè)書籍、訂閱雜志,并不斷向?qū)<艺埥蹋刻靾猿钟萌沼浻浵吕鏄渖L情況,他也漸漸成了“梨樹土專家”。
經(jīng)過不斷嘗試,段瑞強終于找到了最適合當?shù)胤N植的品種——紅香酥梨。談起這個“心尖尖”,他滔滔不絕:“這個品種果實成熟后口感酥脆化渣,香味濃郁,含糖量和可食率都很高,深受顧客歡迎,一斤能賣到4元錢。”
看到段瑞強致富了,許多村民開始向他請教種梨技術,他也經(jīng)常帶著村民往研究所跑,加上魯山縣政府適時的科技服務、政策引導,當?shù)氐睦鏄浞N植業(yè)迅速形成燎原之勢。“目前五里嶺的酥梨種植規(guī)模達6萬多畝,其中4萬多畝種的是紅香酥。”自己引進的品種受到群眾認可,這讓段瑞強很是自豪。
今年年初,經(jīng)過村“兩委”換屆選舉,段瑞強有了新身份——蔡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從致富帶頭人到鄉(xiāng)村“領頭雁”,他身上的擔子重了許多。他說,希望能像史來賀一樣把群眾帶到致富路上。
(郭同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