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民縣克孜布拉克村是新疆邊境貧困村。這里地處偏遠、氣候大冷大熱,由牧民轉型而來的哈薩克族農民產業單一、脫貧門路少。
清晨6點,伴著清脆的布谷鳥叫聲和此起彼伏的雞鳴犬吠,一溝兩梁間的小山村醒了。“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此時,五愛村的村民胡小平已經在坡上的桑園里采摘了新鮮的桑葉準備喂蠶,譚勇才正挑著秧苗走在田埂上,隔壁的譚友才也借來了黃牛在自家的水田里翻土……
5月24日,中國青年網記者隨“大數據發展看貴州”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來到貴安新區北斗灣VR小鎮參觀。中國青年網記者張瑞宇攝 北斗灣VR小鎮。中國青年網記者張瑞宇攝 北斗灣VR小鎮。
2015年,險巖村扶貧增收的產業項目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專合社)成立,專合社由企業、村集體和村里73戶農民共同組成,全村48戶貧困戶全部包括在內。企業投入并負責菌袋生產、技術指導、銷路等,農民投入種植大棚負責養菇,村集體整合財政專項資金及土地資源等投入,建設了部分大棚。
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是貴州省的三大戰略行動。王軍利告訴記者,截至目前,貴澳農旅產業示范園已解決包括36名貧困戶在內的70余名村民就近就業,累積用工9000余人次。
“這兩年我們村的變化真大,公路通到家門口,家家都有固定收入,貧困戶住上了新樓房,日子越來越好。” 按照韋建云的提議,村支部以扶貧濟困為宗旨,逐一對村里的貧困戶進行認定,并幫助他們制訂了脫貧計劃。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巴拉格歹鄉良種場村,有84戶人家,316人。一個100平米的房子,一個冬天需要秸稈燃料約2-3噸,相比較大量的秸稈堆在院里,這種顆粒狀的燃料非常節省空間,一個編織袋裝50公斤,可以使用2-3天。
據貴州筑民生運營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尹廣亮介紹,“筑民生”App上線兩個月以來,已有4萬多個用戶,打通了11個委辦局熱門政務服務。如今,在這個平臺上,司機不僅能找到貨,還能投保車輛險、找到車輛維修資源甚至貸款,大數據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種了25年水稻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瑤族自治縣城北鎮矮嶺村村民何元志沒有想到,多年來一直讓他頭疼的稻草,如今竟變成了脫貧致富的“寶草”。
“過去貴州是貧窮落后的代名詞,但是現在,貴州絕對是一個充滿激情和活力的城市,正是因為這片土地,貨車幫這棵‘智慧樹’才能茁壯成長。據阿里云平臺的數據軌跡測算,僅2016年,貨車幫就為社會節省燃油615億元,減少碳排放3300萬噸,為貨車節省的空駛油費超過700億元。
5月25日,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貴州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承辦的2017中國國際數博會“數據的價值與網絡多元化構建”分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眾多行業機構代表齊聚一堂,分享大數據全球應用創新趨勢,聚焦大數據的網絡社會責任與商業應用前景。
” 大數據產業發展的一個核心價值,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將數據面向民生領域開放和應用。“云上貴州”、“筑民生”大數據應用工程、朗瑪信息、“貨車幫”……一批批新興技術和企業逐漸走到了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舞臺。
5月23日下午,記者一行參觀貴陽大數據安全產業示范區。中國青年網記者張瑞宇 攝 示范區場館內沙盤。中國青年網記者張瑞宇 攝 貴州省大數據安全顧問陸寶華在向到場記者講解大數據安全。
劉維鵬(右)和從事綠化工作的貧困戶(左)交談。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對劉維鵬這位地質工作者來說,既是考驗,也是突破。2015年10月,劉維鵬來到納家村擔任第一書記,彼時的納家村,產業基礎薄弱,傳統種植業、零散型勞務收入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
社火是中國民間慶祝春節的一種狂歡娛樂活動,包括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初夏時節,記者走進了以社火道具生產而聞名的靈井鎮霍莊村。
只有真正具備打贏能力,才能懾有效果,談有砝碼,打有勝算。黨的十八大以來,全軍和武警部隊按照習主席要求,心無旁騖投身實戰化訓練,苦練致勝本領,戰斗力水平不斷攀升。
脫貧軍令狀正逐步兌現。2015年6月,習近平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時強調,扶貧要“做到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不搞大水漫灌、走馬觀花、大而化之”。
寧夏彭陽縣白陽鎮白岔村,鎮干部正在幫村民種植萬壽菊。白陽鎮黨委書記喬升表示,這幾年玉米的市場價格下降,引進萬壽菊也是為了調整種植結構。白陽鎮今年在5個村種植了3800畝萬壽菊,白岔村種了1300畝。
2016年,烏蘭浩特市確定了在興安盟率先實現“人脫貧、縣摘帽”的脫貧攻堅目標,讓田溫都舍家脫貧致富不再是個夢。
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的脫貧工作中,通過發展優勢產業讓貧困戶脫貧是其中的重要方式。除了在用工方面盡可能多地使用貧困戶,木耳產業園2017年的8萬元承包費也將全部用于立新村的貧困人口。
在滿眼綠色的北坡村,一塊橘黃色的廣告牌吸引了記者的注意。記者了解到,龐仁春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從網上幫村民買東西,統一收取快遞,送貨上門。未來,幫助北坡村村民在網上銷售農副產品,將成為她新的業務方向。
今天上午9點,“砥礪奮進的五年——聚焦大數據產業發展”之“大數據發展看貴州”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貴陽舉行。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貴陽市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是一次偉大實踐,也是一項極其繁復浩大的艱巨工程。將“一帶一路”的宏偉戰略藍圖變成的美好現實,關鍵在于做到“五通”(政策暢通、設施連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WannaCry”勒索病毒在全球范圍內爆發,貴州亨達科技集團及時對貴州所有企業免費發布了應急處置指南;
2017年5月18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城,兩位行人走過易地扶貧搬遷房項目。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趙迪/攝 2017年5月18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城,易地扶貧搬遷房項目工地,一名工人的水杯和勞動工具。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拜泉縣國富鎮自治村,是一座被廣袤黑土覆蓋的小鄉村。自2013年籌備以來,該合作社先后克服了資金、設備、技術等方面的困難,最終出現在村民面前。” 從2013年開始,彭君一行將大量精力投入到頻繁的對外考察中,佳木斯一家大型黑木耳菌包加工廠成為他們重點考察對象。
海南省臨高縣鋪仔村,國家級貧困村。這里產業結構單一,全村500多戶中有125戶是貧困戶,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王紫妍、王紫紅姐妹就是其中較特殊的一戶,今天特別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駐村日記”:第三篇“姐妹倆的草莓娃娃”
顧家臺村新民居口述對象:顧叔軍,1958年生,2002年入黨,2008年至2010年擔任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鎮顧家臺村黨支部副書記,2011年至2014年擔任顧家臺村黨支部書記,2015年至今擔任顧家臺村黨支部副書記。
將軍村和俊生態農業土雞養殖基地的工作人員陳友初將新收來的土雞蛋裝箱。將軍村是湖南省省級貧困村,也是全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衡陽市地稅局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李慶芳說,這些“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脫貧摘帽的難點和關鍵。
年扎下的窮根如何拔除?防止返貧的防線如何建立?扶貧干部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這是擲地有聲的莊嚴承諾——絕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讓中國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2013年元旦前夕,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后不久,總書記第二次外出考察就專程來到這里看望困難群眾,共商脫貧致富之策。記者胡惠玲攝 在距離駱駝灣兩公里的龍泉關鎮,去年10月剛剛落成的保定師范附屬學校龍泉關分校引人注目。
寧相春:打他碰了以后,這個抵抗力就低了,這么出來逛抵抗力強點,一天得逛兩次,曬曬太陽。記者:蹲點的第十天,八家村的風力達到了七級,去其他貧困戶家的路上,我又看到了在路上拉著輪椅倒行的寧相春。
有著“東風第一旅”之稱的火箭軍某洲際戰略導彈旅是我軍第一支地地戰略導彈部隊。新時期,官兵們牢記使命,苦練新時期條件下的生存能力、實戰條件下的反應能力、多種情況下的獨立發射能力,一次次送長劍飛天,部隊實戰能力和戰略威懾穩步提升。
在青山溝壑巖層深處,在荒漠戈壁林海雪原,火箭軍一支支導彈勁旅在多個戰場擺兵布陣,錘煉大國箭法。一名名佩戴高級士官的老兵,憑借精湛的專業技能,為火箭軍戰斗力注入新活力。
記者:怒江山高坡陡,水田并不多見,主要的農作物是玉米,大米等其它的食物或生活用品,都要靠恒化波化波一步一步的背上山。恒化波:我希望,也是村民的希望,最好有一條公路,有了公路,我們做什么事情都方便,更省力、省錢,有了公路,老百姓更有希望,也許可能改變了好多,我就希望這么多。
寧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區自然條件惡劣,貧困人口多。今年,趙樓村又嘗試利用資產收益扶貧方式來壯大集體經濟,將集體資金入股成熟企業,讓村民變股東,改“輸血”為“造血”。
“以花為媒,從5月7日正式開園迎客以來,每天一撥又一撥的游客來這里賞月季花,也帶動了周邊農戶開辦的農家樂、茶館等生意,增加了當地村民的收入。此外,當地村民既有土地流轉收入,又有在園區打工收入,助推了脫貧致富。”
脫貧攻堅涉及千家萬戶,經過努力,2013年至2016年,全國每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超過1000萬人。成績單后面,浸潤著扶貧一線駐村干部的心血。
脫貧攻堅涉及千家萬戶,經過努力,2013年至2016年,全國每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超過1000萬人。
“以后進我們村,都得從我家門口過了。”荒田變身休閑廣場,進村公路改建又拓寬,望著家門口的這些變化,江西省撫州市崗上積鎮東源村小組的陳麗嬌甭提多高興。
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初夏五月,記者走進這些閃耀著紅色光輝的革命圣地蹲點采訪發現,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百年目標,這些昔日遍灑英烈鮮血的紅土地,正以一往無前的勇氣開啟脫貧攻堅新征程,展現出新的擔當、新的作為、新的風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脫貧攻堅作出新的部署,確立了到2020年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壯舉,也是我們黨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這條索道讓漁山村上了新聞、讓城里人覺得刺激,也讓同樣屬于漁山村,但是住在山另一邊的村民羨慕。跟我坐同一趟索道的村民,在空中就盤算著后山土路澆筑成水泥路的進展,應該快了吧。
國家的偉大,莫過于以改革和奮斗成就逐夢傳奇;記者的榮光,莫過于用筆墨和鏡頭記錄時代變遷。”落實“三貼近”、深化“走轉改”、做好“融新聞”,我們定能寫好五年砥礪奮進的新華章,振奮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