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21日,“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暨第二屆中國—東盟衛生合作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圖為論壇開幕式現場。
中國日報9月21日電 2018年9月19日—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南寧市共同舉辦“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暨第二屆中國—東盟衛生合作論壇,論壇主題為“創新衛生合作,共建健康絲綢之路”,共600多名代表參加論壇。
目前,衛生健康合作已成為中國—東盟合作的重要領域。從2003年至今,雙方合作逐步機制化,雙方已經建立了衛生部長會議、高官會議機制,搭建了中國—東盟衛生合作論壇這一重要交流合作平臺。近年來,中國與東盟相關國家在瘧疾、登革熱、艾滋病、鼠疫等傳染病防控領域開展項目合作,中方累計投入近2800萬元人民幣,為東盟相關國家合作培訓930余名現場流行病學、實驗室檢測等專業技術人員;中國與東盟相關國家合作開展“光明行”白內障復明手術、“愛心行”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婦幼健康工程等義診活動,累計為東盟相關國家近5000余名患者免費實施手術,治愈病痛;為老撾、柬埔寨、緬甸等國援建醫院、疾控中心和流動診所,提高其衛生系統服務能力;同時,中國與東盟相關國家加強雙方衛生健康領域人文交流、學術研討和科研合作,共同促進了本地區衛生發展。

9月19日—21日,“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暨第二屆中國—東盟衛生合作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圖為論壇開幕式現場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崔麗指出,中國提出的“健康絲綢之路”,聚焦維護衛生安全、促進衛生發展和推進衛生創新三大維度,致力于促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關健康目標的實現,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更好維護本地區民眾健康福祉。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丁向群表示,中國—東盟在傳染病防控、傳統醫藥、衛生人力資源和科學研究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務實合作。廣西愿與東盟各國加強區域之間的合作,建立和完善的衛生合作基地,共享地中海貧血防控經驗,增進互聯互通,共享發展、服務健康、造福人民。
據悉,此次論壇中國和東盟成員國衛生部門以及東盟秘書處的代表共同商討通過并發布《“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暨第二屆中國—東盟衛生合作論壇合作倡議》,借助本次論壇平臺中國—東盟醫院合作聯盟成立,國內外相關醫療機構間簽署多個合作協議,并就疾病防控、傳統醫藥、醫院管理、青年交流、口腔醫學合作開設專題論壇,舉辦了中國—東盟衛生合作論壇成果展,達成眾了多務實合作成果。
(編輯:齊磊 王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