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巴基斯坦和中國之間歷久彌新的友誼在國際關系史上已屬罕見,而能被冠以“比山高、比海深”這種溢美之詞的國家關系恐怕就更寥寥無幾。這種描述并非僅僅是為了修辭上的美感,更映襯出雙方的共同原則和利益基礎,也為兩國在多領域開展合作鋪平了道路。
盡管中巴直到1951年才建立了外交關系,但雙方的文化歷史淵源卻可追溯到幾乎2000年前。7世紀時,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尋取佛經真義,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記》就曾提到今天巴基斯坦境內的一些地方,并記錄了這些地方和當地居民給玄奘大師留下的美好記憶。
到了現代,巴基斯坦在新中國成立短短三個月后就派出官方使團到訪中國,是最早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在新中國最艱難的時期,是巴基斯坦向中國提供了通往世界其它地區的空中要道。巴基斯坦支持中國重獲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在1971年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秘密訪中時,巴基斯坦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這為后期的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奠定了基礎。此外,巴基斯坦始終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擁護中國對西藏、新疆的主權,并在其它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與中方保持一致立場。
中國也一直對巴基斯坦的友好姿態和支持給予回報。在巴基斯坦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等問題上,中國對巴基斯坦提供了大力支持。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也讓巴基斯坦成了當地貿易和交通的樞紐?!爸邪徒洕呃取笔恰耙粠б宦贰背h的標志性項目,為巴基斯坦引入了大筆中國投資和發電輸電領域的多個大型項目,開啟了中巴合作的新時代。巴基斯坦的基礎設施如高速公路、鐵路、機場、港口、油氣管道和光纖光纜等也因此得到了升級改造。
事實上,巴基斯坦已經開始享受到中巴經濟走廊的軌道和公路基建項目所帶來的紅利。中巴經濟走廊的投資及其連帶效應為巴基斯坦增加了數千個工作崗位,巴國內的國家電網電量也提升了10000兆瓦,緩解了巴國內長期以來的能源短缺問題。而且,中巴的雙邊貿易也達到歷史高點,到中國求學的巴基斯坦學子數量增加到了24000人。
兩國交流并不僅限于政治和經濟領域。1965年,兩國簽訂了《文化合作協議》,后演變為《文化交流執行項目》,雙方承諾將在藝術文化、教育和研究、廣播、媒體、出版、體育和青少年培養領域開展合作。
中巴關系也許是擁有不同社會制度、文化習俗和意識形態的兩個國家間合作的最佳范例。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讓雙方取得了今天的成績。
早在1963年建交之初,中巴雙方就已經就邊界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這也極大的促進了彼此間的長期持久合作以及南亞的和平穩定??紤]到雙方巨大的經濟文化合作空間,兩國應放寬限制,鼓勵民間交流,促進旅游業發展,力求把中巴經濟走廊轉變為中巴文化走廊,讓彼此間友誼更上一層樓。中國和巴基斯坦還須更加緊密的合作,營造一個更加光明和繁榮的未來。
作者Nohman Ali為巴基斯坦信息廣播部外宣辦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