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政府2018財年預算創下記錄,高達9130億美元,而且外務省正在為政府開發援助(ODA)尋求更多資金。近年來,日本不斷增加對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援助。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包括“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印度一樣,日本正試圖減少中國對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影響。
日印均未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不過,近幾個月來,日本顯示出興趣。2013年,習近平主席宣布啟動橫跨亞洲、中東、歐洲、非洲60多個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
在印度總理莫迪去年11月訪問日本期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公布了與印度的共同發起 “亞非發展走廊”項目,或所謂的“自由走廊”:通過建立海上走廊,拓展日印從亞太地區到非洲的影響力。
2014年,日印將雙邊關系提升為 “特殊戰略和全球伙伴關系”。日本在印度東北部的公路、電力、水、城市污水和自然資源管理等部門開展了多個項目。莫迪對此熱烈歡迎,因為其有助印度建立一個東南亞門戶,推廣其“東向外交”政策。
日印將擴建位于斯里蘭卡東北部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亭可馬里港(Trincomalee)。還有望沿泰緬邊境發展圖瓦深水港(Dawei)。日本希望同印度一起進軍伊朗,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查赫巴爾港(Chabahar)及鄰近經濟特區。
查赫巴爾港項目是想與中國支持修建的位于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抗衡,兩港僅隔75公里遠。查赫巴爾有助于連接日本和中亞,中亞地處內陸,資源豐富,經濟發展潛力大,人口也不斷增長。日本一直致力于同中國在此地區的競爭。
安倍在2015年訪問了五個中亞國家: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在能源、農業、基礎設施等方面達成協議。東京還積極計劃將數十億美元ODA,投入非洲的基礎設施項目。
日本目前更關注印度洋沿岸的東南非國家。在這些國家,日本不僅實現貿易順差,而且當地新資源豐富,日本私企越來越多地參與制造業和建筑業中。
5月24日,日本和印度在艾哈邁達巴德舉行的非洲開發銀行會議間隙,同非洲的幾家股東舉行單獨會議,討論了對非洲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合作項目。8月24日到25日,在莫桑比克召開的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TICAD)的一次部長會議上,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告訴非洲代表團,日本將與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在內的13個國家簽訂新的雙邊投資條約。
中國5月份舉辦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后短短幾個月,“自由走廊”就醞釀成型了,就像《非洲商業》雜志所說,這個更像是日印對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策略。
如果日本和印度學習中國的投資和戰略技巧,絕對可以提高走廊沿線廣大地區人們的生活水平。但他們的戰略旨在想破壞中國影響力,擴大雙方間的裂痕。三國應聯合起來,促進本地區和其他地區的發展。最為重要的是,倡議不應演變成相互競爭、互相對抗的權力集團。
關于作者:
蔡虹:中國日報駐日本記者站站長
本文原文為英文,未經作者審校。
(編譯:鄭瀟 編輯:齊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