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天安門東側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因為擁有保存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和濃密的古柏而舉世聞名。
而由中央美術學院與北京市總工會正在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藝術館主辦的 “文明的回響·第二部:中華匠作”展覽更給游人們帶來了意外的驚喜。
作為聯接古今、跨界綜合的視覺藝術大展,《文明的回響》系列展覽探討傳統文化資源與現當代藝術創造的關系。
繼第一部《穿越敦煌》之后,第二部《中華匠作》展覽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工藝品種,涵蓋金屬工藝、石雕、玉雕、紡織、印染、造紙、陶瓷、木器、竹器、漆藝、剪紙、泥塑、皮影等領域,既有堪稱稀世之寶的古代器物,也有當代藝術家妙用傳統工藝的最新成果。參展藝術家中,既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也有活躍于國際舞臺的當代藝術家,如屢獲德國紅點獎的美籍華人設計大師石大宇。展覽讓觀眾從多種角度理解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與當代藝術活躍的互動演進,感受工藝之美、匠人之美、勞動之美。

圖為觀眾欣賞美籍華人設計大師石大宇設計的椅優弦
《中華匠作》展覽將展至3月20日。在1月22日的開幕式上,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致辭:“太廟就是中華匠作的典范。在太廟呈現這樣一個傳承和創造的展覽,是向中國傳統文化致敬,讓我們一起欣賞中華匠作的古代輝煌與當代新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