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峰會突出發展、創新、行動、包容,注定將為G20留下深深的中國烙印,也意味著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新高度、新起點。主辦G20峰會是中國第一次主導和主持全球治理的“頂層設計”,提出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從而與G20其他成員一起為世界經濟的發展開“藥方”。
9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中國發展新起點全球增長新藍圖》的主旨演講。基于中國的共享發展理念和經驗,習近平呼吁各國共同努力,消除貧困和饑餓,推動包容和可持續發展。
建設創新、開放、聯動、包容型世界經濟是把握世界經濟發展大勢,引領世界經濟走向復蘇和可持續發展,推動經濟全球化進一步邁向新階段的戰略抉擇。“創新、開放、聯動、包容”的理念以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推動構建合作共贏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杭州峰會用務實行動塑造世界經濟新動能。杭州峰會用務實行動賦予G20機制新功能。最后,杭州峰會用務實行動展現中國的全球經濟治理新角色。總之,杭州峰會用務實行動使G20在新的形勢下煥發出新的活力,并強化了G20在全球經濟治理和國際經濟合作中的地位與作用。
具體體現在,過去三年,“一帶一路”成果出人意料多;國內外積極性出奇高;阻力沒有想象那么大,美國無法反對;風險沒有想象那么大。(王義桅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近著《世界是通的:一帶一路的邏輯》)
9月4日,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開幕式上的發言再次表明,經過十屆G20峰會的發展,G20機制已經逐漸形成了不斷落實和推進全球經濟治理的“承諾體系”。”G20杭州峰會可望成為G20協商機制由短期應對危機向中長期政策制定和全球經濟治理轉型的分水嶺。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9月4日在美麗的中國杭州開幕。伴隨中國的崛起,國際社會為了“共同的合作框架”而努力以實現共贏的結果,在人類現代史上首次成為可能。G20杭州峰會將給中國提供一個和世界分享“共贏觀”的機遇。
9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中國發展新起點全球增長新藍圖》的主旨演講。基于中國的共享發展理念和經驗,習近平呼吁各國共同努力,消除貧困和饑餓,推動包容和可持續發展。
我們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但我們在文化藝術上卻從來不固步自封,而是在積極呈現域外藝術文化的同時,也積極學習、融合、發揚光大。在《最憶是杭州》晚會上,中國藝術家們同樣完美演繹了西方經典文藝作品,包括《天鵝湖》《歡樂頌》等等。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但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霍建國:此次G20會議,中國在協調全球經濟增長、金融市場穩定、宏觀政策配合等經濟增長和創新協調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對于投資和貿易,趙白鴿認為, G20杭州峰會很可能將制定相應的規則,形成共識,并加大投入,使投資和貿易更有效地開放。建設“一帶一路”有利于培育新的增長點以提振區域和全球經濟,發揮不同國家的比較優勢,促進資源整合和雙贏合作。
金秋至,心情爽,在這個歌唱希望、洋溢喜悅的季節,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在杭州拉開了帷幕,杭州迎來讓人怦然心動的“中國時刻”。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用“在杭州點擊鼠標,聯通的是整個世界”昭示著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蓄勢待發”。
當前,世界經濟曲折復蘇,各國紛紛采取應對之策,直接影響著全球治理體系和規則在世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及其選擇。探索前行之所以成為中國發展的首要經驗,不僅在于這條經驗曾經是中國快速發展的原動力,而且在于這條經驗為中國發展新起點新征程開拓創新奠定基礎。
危機“洗禮”后的G20及世界多數國家趨向認同,“發展才是硬道理”,可持續發展才是“王道”。杭州峰會也為我國提供了與全球分享“可持續發展”中國方案、中國樣本、中國經驗的國際舞臺,以及發揮全球領導作用的歷史機遇。
“最憶是杭州”,9月4日晚在杭州西湖震撼上演,詩情畫意、美輪美奐。最憶是杭州,忘不了“中國主張”,外促改革、內謀發展。最憶是杭州,忘不了“中國行動”,知行合一、同舟共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