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英執行主席、聯合創始人里德 霍夫曼發言。光明網 孫佳涵/攝
以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服務平臺LinkedIn的成功運營經驗為依托,領英執行主席、聯合創始人里德 霍夫曼(Reid Hoffman)在發言中指出,互聯網時代,網絡已運用在人才交流、交通和商業貿易等方方面面,成為經濟發展的推動平臺。可信網絡是我們共建未來的關鍵因素,而真實的身份信息和社會網絡關系是可信網絡建設的關鍵。
阿里巴巴大文娛戰略和投資委員會主席古永鏘發言。光明網 孫佳涵/攝
阿里巴巴大文娛戰略和投資委員會主席古永鏘做了“打造文化精品升級技術平臺”的主題發言。發言主要包含三部分:一是打造文化精品,傳承中國文化。二是升級技術平臺,提升內容可信度。作為主力用戶平臺,努力對虛假內容做出嚴格篩選機制,輸出真實和正能量內容,同時積極技術升級,發力VR/AR,打造全屏及無屏時代,打通觀眾和內容生產者的通路。三是建設可信互聯網需要合力。阿里大文娛的生態戰略,通過打通IP、圖文、劇、綜藝、電影等形式,提升內容一體性,有利于形成更大范圍的合力,進一步提升網絡空間的真實性和可信性。
鳳凰新媒體首席執行官、執行董事、 鳳凰衛視有限公司運營總裁(COO)劉爽發言。光明網 孫佳涵/攝
鳳凰新媒體首席執行官、執行董事、 鳳凰衛視有限公司運營總裁(COO)劉爽做了“創新 + 堅守——新算法時代的媒體責任”的主題演講,分享鳳凰新媒體發展經驗。在談到人工智能時代媒體責任時,他指出,人工智能閱讀時代,算法是一套程序,是根據文章的點擊率進行系統的運算篩選和推薦的海量運算。責任媒體要格外審慎規避算法的三大陷阱:第一,避免“標題抓眼球”這一算法點擊推薦模式帶來的閱讀淺薄化甚至低俗化。責任媒體不但要看點擊量,還要根據停留時間長短、轉發分享、收藏評論等指標來確定文章的推薦權重。第二,避免“千人千面”的算法帶來我們個體的信息孤島化。第三,避免單純海量點擊驅動的算法推薦帶來視野和視角的狹隘。只有讓算法融入人文的情懷,讓算法肩負媒體的責任,才能使用戶擁有有價值的閱讀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