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長征路,如今的筑夢路,希望在這里萌芽,中國夢在這里騰飛。”《經濟日報》原常務副總編輯羅開富是繼紅軍之后,我國唯一完全按長征原路、同樣用時368個日夜走完兩萬五千里的記者。贛南的青山綠水始終輝映著偉大的長征精神,贛南的英雄兒女代代傳承著紅色基因,小康之路正在他們腳下延伸。
在贛州興國縣含田村的“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點,一名顧客通過手機支付購買所需物品。近年來,贛州積極推進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和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電子商務交易額連續三年增長翻番。
在國家“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號召下,江西革命老區這片紅色土地上,近年來青年創客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回到家鄉的高法保帶頭承包了500畝地,改種油茶樹,到了盛果期,每年每畝產果800斤,年收入比種水稻至少高出十幾倍。
記者林潤棟報道:8月29日上午,“長征路上奔小康”(廣東站)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采訪活動記者團來到南雄市的油山鎮,參觀油山鎮革命紀念碑,深入了解紅軍在油山留下的英雄事跡,緬懷革命先烈。采訪團到達油山鎮革命紀念碑,老區建設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林樹雄介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油山的革命斗爭歷程。
近些年來,于都縣通過發展現代農業觀光園、易地搬遷、光伏產業、鄉村旅游等多種路徑扶貧,全縣貧困人口從2013年的18.1萬人減少至如今的8.5萬人。截至2016年3月底,于都縣“光伏扶貧”已覆蓋7390戶貧困戶,建起村級聯戶電站156個,預計未來將有3萬多戶貧困人口通過光伏發電產業實現脫貧。
廖秀英老人向記者展示“廖奶奶咸鴨蛋”。瑞金市郵政分公司農村電商運營服務中心主任楊雄告訴記者,廖秀英老人腌制的咸鴨蛋味道鮮美,極具推廣價值和品牌潛質。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從當初線下的小店零售,到如今線上的規模化量銷,廖奶奶咸鴨蛋在聯手電商之后,迅速駛入了行銷全國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