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東省江門市五邑聯合美術館、廣東省東倉里美術館、江門市美術館、澳門國際版畫研究中心主辦,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亞太藝術交流研究中心(國際注冊機構)學術支持的《從絲綢之路再出發——一帶一路美術作品展》開幕式3月26日在位于江門的廣東省東倉里美術館舉行。
開幕式吸引了來自以色列、德國、加拿大、中國大陸和澳門等地的藝術家。
以色列駐廣州總領事館安亞杰(Yaacov Avrahamy)總領事和夫人等一批特地從廣州趕來的外國嘉賓和熱情的幾百位江門市民參加了開幕儀式。
中央美術學院王其鈞教授代表全體畫家用英文講話。他說,在歷史上絲綢之路是橫貫歐亞大陸的商貿通道,貿易帶動了沿線各地經濟的興旺與與文化的交流。現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精神的創舉,對推動沿途各國經濟文化發展具有新的時代意義。同時,一帶一路也給沿途各國文化交流帶來新的機遇。
王其鈞說,廣東是 “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出發點。而江門也是國際移民遷移之路的出發點之一。現在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開平碉樓就是當年移民通過給家鄉親人匯款,營造安全和舒適的居住環境而建成的,這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給我們留下了這筆寶貴的傳統文化財富。我們要繼續通過文化交流的手段,促進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
參展的一百多幅作品形式各異、畫家利用許多畫種的藝術所長,創造出形式新穎的繪畫作品。參展畫家為中外當代藝術家王其鈞、包澤偉、葉向明、王暢懷、莫玉瑜、李學峰、何成剛、馮寶珠、希月(Ainialry)、安塔法(Tafat Avrahamy)、烏里希(Ulrich Schwedes)、余國宏等十二人。
開幕式結束后,舉行了學術研討會。藝術家和嘉賓踴躍發言,他們談到了通過“從絲綢之路再出發”這個主題,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更加密切和深入的文化交流,進一步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彼此互相了解。
藝術家們說,在古代,通過東西方的文化交流,產生了諸如敦煌、麥積山許多藝術寶庫,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今天,通過這種繪畫交流,可以將東西方藝術進一步融合,激發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和表現手法,促進新的美術作品呈現。

圖為畫展開幕式
來源:中國日報網
